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58年李德才缺水泥找毛主席,事办成后:主席,这个钢笔送我吧

0
分享至

“老李,这趟去北京干啥大事呢?”1958年初秋的京广线列车上,乘务员边添茶水边问。李德才搓了搓粗糙的指节,笑得像个刚领了压岁钱的孩子:“见毛主席要水泥去!”对面正在看报的干部手一抖,报纸“哗啦”掉在地上——谁能想到这个操着江西口音的大校,竟为区区水泥直闯中南海?



这个被毛主席记住二十余年的“土佬”,此刻军装口袋里还揣着半包大前门。列车驶过保定郊外的玉米地,金黄的穗浪让他想起1935年大渡河畔的硝烟。那时他抱着马克沁机枪,弹壳在脚边堆成小山,刘伯承拍着他汗湿的后背直喊“土佬打得好”。二十三年过去,他依然保持着机枪手特有的敏锐——省军区留下的空地上,他第一眼就看出该建个篮球场。

要论资历,这位1926年参加赤卫队的老兵确有底气。当年在吉安闹出的“裤子穿反”笑话,硬是被他活成了革命乐观主义的注脚。黄公略赐名“土佬”时,他正把新军裤的开口朝后套,理直气壮道:“屙屎多方便!”这般率性在延安整风时更显可爱——毛主席作报告时,他敢当众抢邓华的茶杯喝水,惹得全场哄笑。主席那句“穿皮夹克的土佬”的调侃,倒成了他行走军中的金字招牌。



“土佬”的直来直去在1958年深秋撞开了菊香书屋的门。中南海警卫拦下他时,这个江西老俵急得直跺脚:“我是李德才!”眼看要误事,正巧遇见旧相识的孩子。他摸出皱巴巴的烟盒纸,歪歪扭扭写下“土佬求见”,倒比正经介绍信还管用。当毛主席笑呵呵唤他“土佬”时,他竟围着领袖转了三圈:“主席吃啥好东西了?胖乎不少!”



周恩来接到主席电话时,恐怕也忍俊不禁。谁能想到开国领袖们讨论的“重要物资”,竟是两吨水泥?李德才得了批条还不满足,眼尖瞅见主席桌上的钢笔。这个机枪手出身的军分区司令,硬是把汇报变成老友叙旧:“送俺当念想呗?”主席不仅给了笔,还搭上条皮带。后来篮球场建成时,战士们发现司令总把钢笔别在左胸口袋,阳光下金灿灿的笔帽活像枚军功章。

有意思的是,剩余水泥的去向更显“土佬”本色。当秘书请示如何处理时,李德才正往球场划线,头也不抬:“给学校娃们砌课桌去!”这话让在场的地委干部臊红了脸——他们早把计划物资盯成了香饽饽。那年头,多少人对“特批”物资趋之若鹜,偏这个老红军把到嘴的肥肉分给了教书先生。



两年后的寒夜,当心脏病突袭这个56岁的汉子时,他枕边还压着那支钢笔。保定城的老百姓记得,那年军分区的篮球赛格外热闹,水泥场地上奔跑的小伙子们,鞋底沾的都是“主席特批”的灰。而李德才永远不知道,他走后的第三年,杨得志将军重访大渡河,望着湍急的江水突然念叨:“要是土佬在,准说该架挺机枪在这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博古通今天下事 incentive-icons
博古通今天下事
读史使人明智
952文章数 1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