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每天有近10万网约车司机穿梭在大街小巷,但你可能不知道,他们中有近一半人一天跑不到13单。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9月,广州网约车市场日均活跃车辆9.65万辆,但单车日均订单量只有12.67单。
![]()
算下来,平均每小时接不到1.5单。
更扎心的是,日均营收344.12元,扣除油费、平台抽成和车辆损耗,真正落到司机手里的可能连200块都不到。
这不是在贩卖焦虑,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饱和的市场,挣扎的司机
广州目前有65家网约车平台,注册车辆22.1万辆,但真正每天在路上跑的只有9万多辆。
剩下的车去哪了?
![]()
要么在等单,要么已经退场。
司机更多,17.06万人注册,9.78万人活跃。
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司机可能今天上线了,但根本没接到几单活。
为什么这么难?
车比人多。
订单增长跟不上车辆增长,司机们只能抢破头。
早高峰还能靠通勤需求撑一撑,平峰期呢?
![]()
很多司机在商圈、地铁口一等就是半小时,手机安静得像块砖。
合规率下降,监管越来越严
更麻烦的是,政策还在收紧。
95%合规率的平台数量在减少,部分平台甚至低于这个标准。
交通部门9月查处了188宗违章,其中168宗直接和平台有关。
10月,广州已经明确要加大整治力度。
不合规的车和司机,以后可能连上线的机会都没有。
![]()
这对乘客是好事,但对司机来说,合规成本又压了一层。
双证办理、车辆要求、保险费用……每一项都在挤压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
服务投诉成隐患
618宗有效投诉里,"服务态度差"排第一。
乘客抱怨司机态度冷淡、绕路、车内环境差。司机也委屈——单子少、收入低、平台规则苛刻,换谁笑得出来?
这是个恶性循环。收入越低,司机越焦虑;越焦虑,服务越容易出问题;服务差,乘客投诉多,平台处罚更严……最后受伤的还是司机。
未来怎么办?
![]()
市场饱和已成定局,但并非没有出路。
差异化服务可能是突破口。比如专注机场线、商务接送等高端需求,或者深耕某个区域成为"活地图"。
提升服务质量更是关键。同样是跑车,为什么有人能收获五星好评,有人却总被投诉?细节决定收入。
最重要的是,别盲目入场。
如果你还在考虑要不要全职跑网约车,先算笔账:每天工作10小时,月收入可能不过万,还要承担车辆折旧和健康风险。真的划算吗?
对已经在跑的司机,或许该想想转型。利用现有资源做周边服务,或者结合本地生活需求拓展收入来源。
这个行业正在洗牌。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最专业、最灵活的人。
广州的网约车市场就像一场大雨,有人看到的是积水难行,有人却准备好了雨靴。你属于哪一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