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热气腾腾的小碗菜、便捷的刷脸支付、老人们围坐一堂欢畅闲聊……在咸安区的三家“幸福食堂”里,一幅幅温暖的养老画卷正徐徐展开。这一切,都源于157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点石成金”。这笔资金通过精准投向设施采购、适老化改造与运营补贴,已成功转化为106862人次的老年餐饮服务,真正让彩票公益的甘霖,滋润了社区幸福的“食”光。
小碗菜里的大民生
10月30日上午10时许,咸安区茶花路“幸福食堂”的后厨已是蒸汽氤氲。一屉屉刚出锅的热菜被分装进白瓷小碗:金黄的红烧鱼块、清亮的玉米排骨汤、酸香的酸菜炒青豆……工作人员动作利落,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运营方安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治斌介绍,这座100余平方米的食堂自今年6月营业以来,日均接待130人次,其中七成是老年人。菜单上40道菜品价格亲民,分为3元、6元、7元、10元、15元五档,每日轮换供应30余种。
“我们的米、油均来自自有供应链,每天严格记录食品抽检、厨具消毒和菜品留样。”李治斌指着墙上的食品安全公示栏说,“让老人既吃得放心,又吃得丰富。”
11时刚过,南山“幸福食堂”渐渐热闹起来。老人们端着餐盘,在陈列柜前驻足挑选。选好菜品后,他们熟络地对准摄像头“刷脸”付款,全程不过数秒。工作人员介绍,老人们在第一次来就餐时就绑定了支付系统,往后连手机都不用掏就能完成支付。
“菜丰盛,味道好!”89岁的桂振兴每天乘公交来用餐。75岁的严大姨接过话头:“我坐三站路过来吃饭,这比在自家做饭省心多了!”
公益助力空间焕新
这三家“幸福食堂”的诞生,源于一场政企合作的民生实践。
2024年6月,安苑公司开始改造企业闲置资产,筹建茶花路、南山、青龙路三家“幸福食堂”,相关部门则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其中,157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注入,成为项目落地的关键推动力。
咸安区财政局综合股负责人艾向广细数资金去向:76万元用于配备智能化点餐系统、消毒设备及适老化餐具;60万元投入场所适老化改造——防滑地板、无障碍通道、紧急呼叫装置等设施设备;21万元用于优化厨房动线,提升供餐效率。
今年6月,三家食堂全部竣工,昔日闲置空间蜕变为暖意融融的“老年餐桌”。
运营环节的精准设计同样彰显巧思。依照彩票公益金明确规定,咸安区常住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日可享3元就餐补贴(早餐除外)。补贴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发放,在刷脸就餐时直接抵扣餐费,无需现金流转。此外,90岁以上老人可享15元以内免费用餐。
数据显示,投入运营以来,食堂累计服务老年人106862人次,其中今年新增人数一半以上,发放用餐补贴30余万元。彩票公益金的持续投入,让“政策红利”化作碗中热饭,暖胃又暖心。
一餐饭温暖一座城
中午时分,青龙路“幸福食堂”座无虚席。这里飘散的饭香,吸引的不仅是老年群体,许多周边工作的年轻人也是常客。
“这里的菜品不仅卫生,味道也好,关键是价格还便宜。”正在就餐的年轻上班族小陈说。当天,一间临窗的小包厢里,更是坐满了围桌聚餐的白领。
不仅如此,有些孩子家长因中午忙,没时间买菜、做饭,就在“幸福食堂”充卡,让孩子到食堂来就餐,就图个“吃得放心”。
更令人期待的是,“幸福食堂”的功能还在不断拓展。据透露,食堂计划在非用餐时段将场地改造为老人的休闲空间,专门设置下象棋、围棋等活动区域。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这里不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更能成为老年人的‘第二个家’。”李治斌笑着说,目前“幸福食堂”还有两家正在选址和装修中。
在一个个温暖的午后,食堂里飘散的不仅是饭菜的香气,更有一份浓浓的幸福味道。当人们用餐时的欢声笑语在明亮的食堂里面回荡,“幸福食堂”已经超越了简单的餐饮功能,成为了连接社区、温暖人心的精神港湾。
来源:咸宁日报
记者:张欢 特约记者:李婷婷 通讯员:徐宁
一审/编辑:黄亚琦
二审:石丽丽
三审:陈小彬
监制:朱封金
出品: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
![]()

1.
2.
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