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9日,国会山的灯光彻夜未熄,参议院终于传出达成协议的消息——美国联邦政府又一次上演了从悬崖边缘紧急刹车,停摆的阴影,暂时不用笼罩在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十几个民主党议员倒戈,独立派参议员牵线搭桥,一场政治僵局似乎即将收场。
![]()
这纸协议能终结两党的根本矛盾吗?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不能。
它只是又一次在最后一刻拉回了即将坠落的列车,而轨道上的裂缝,依旧深不见底。
政府“停摆”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全面瘫痪。换句话说,它指的是联邦机构因缺乏拨款而部分关闭。
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理论上不受影响(纯理论),但实际上可能无法拿到必要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资金。
所以基础日常服务,比如公立学校,地区警察,短时间不会有影响。但一旦涉及到跨州的或者需要国家政府审批的事项,就会暂停。
国家层面负责的基本不是全面停摆就是仅保留部分人员无薪上班。
![]()
那么比如国家博物馆、图书馆、风景区这类地方直接停业,空中管理人员大幅减少。监狱和邮政系统会继续工作,但可能会减少上班人员。海关也会减少人手,导致这段时间进出口流程缓慢。
申请签证或者各类补助的也会停摆或大幅延后。
这波军队系统目前似乎也是领不到钱的,这就有点厉害了。以前基本能保证基本薪资的。不过像CIA自己有钱,公务员和军队现在都在贷款上班,欠饷也不会哗变。
然后就是美国政府事务官员基本现在也是要么无薪上班,要么暂时歇业。
于是,数以万计的联邦雇员陷入无薪工作的困境。他们不能停工,否则会被视为违纪;但他们也拿不到钱,因为国会没通过预算案。这种状态持续一天,就有成千上万家庭的账单被推迟支付。
“我们重视全球各地当地雇员所作贡献。”五角大楼的声明听起来体面,却掩盖不了美军海外基地雇员被欠薪的事实。德国政府已垫付近1.1万名雇员薪水,葡萄牙也动用贷款发放工资。这些盟友国家,正在为美国的政治失灵买单。
停摆的代价不只是人情债。高盛估算,此次停摆已使美国GDP下降约1.5%。每多持续一周,经济就可能再损失上百亿美元。第四季度增长或被砍半,甚至转负——“经济增长将砍半。”财长贝森特的话像一记警钟。
![]()
为什么总在最后一刻才行动?因为拖延本身已成为一种两党拉锯的政治工具。不妨看看,过去十年里,联邦政府多次在资金耗尽前几小时才通过临时法案。2024年有两次,分别在截止后38分钟和数小时才勉强过关。这种“边缘政策”看似冒险,实则被精心计算。
预算之争早已不是财政技术问题,而是一场意识形态博弈。共和党右翼坚持财政紧缩,民主党则强调社会福利。医保补贴、食品券发放、联邦雇员规模——每一个议题都是火药桶的引信。
所谓的“潜在协议”或许能暂时灭火。消息人士称,协议将撤销特朗普解雇联邦雇员的决定,并确保食品券项目在未来财年获得资金。但这只是治标。制度性缺陷仍在:总统的否决权、参议院的冗长辩论、众议院的极化多数——这些机制在共识年代是制衡,在分裂时代就成了死结。
![]()
更讽刺的是,国会议员们依旧按时领薪。他们的办公室灯火通明,辩论不休,却把代价转嫁给底层公务员和低收入家庭。
两党都指责对方制造危机。可民调显示,60%以上的民众认为两党都脱离了民众利益。国会支持率跌至15%,近八成美国人对其工作不满。这不只是信任危机,更是代表制本身的动摇。
协议若通过,政府将重启。但下次危机呢?九月,又是一个财政年度的起点。届时,同样的剧本可能再次上演。毕竟,政治极化没有降温迹象,选民基础日益固化,跨党派合作越来越像神话。
制度的设计本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可当所有制衡都变成否决权,系统就会卡死。就像一辆车,刹车太灵,反而开不动了。
“停摆”不会消失,只会换一个借口归来。下一次,可能是债务上限,可能是医保改革,也可能是某个新引爆点。
![]()
最后,这事可以分几个方面看——
其一是有部分美国人真的是从不存钱,工资停了贷款不能停呀。因此这种情况下,美帝的搞法是工资贷,用未来会补发得工资抵押贷款。之前停摆时候就这么搞过。
其二是之前停摆,非必要部门停工之后也是会补发工资的,甚至可以看成某种带薪休假。 这次川普的意思是停工部门不给补发工资的,这就变无薪休假了。到时候复工了不给补发工资,前面的工资贷还不上要爆雷的。
最后就是川普明显想借着停摆,把事情搞成政治清洗——既然停摆了也能过日子,说明停掉的都是没用的呀。这次他手里大权在握了,说谁必要谁就必要,说停谁工资就停谁工资,最终目的,就是把事务官阶层不听话的和民主党的都尽可能搞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