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越系列•漠阳文化

0
分享至

一,漠阳地区

漠阳文化是广东省阳江市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岭南文化的分支之一,属于广府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也是高凉文化发祥地之一。

主要分布于广东省漠阳江流域,粤西沿海。

包括阳江市、阳春市、阳东区、江城区、阳西区。今阳江市范围又称两阳地区。

阳江市别称鼍(tuo)城、阳江城。

阳江市地名源于原来的阳江县名,因濒临漠阳江而得名。

阳江市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东部、西部和北部三面环山,南面向海。



二,漠阳文化的历史

(一),俚僚(liliao)文化时期

据“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此处是有14万年历史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也就是说,距今14万年前,两阳人的祖先就已经在这里活动。

在阳江地区还发现有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在阳江市阳东区境内出土的大铜鼓,说明了2000多年前高凉(阳江)人已掌握了铸造铜鼓的先进技术。

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民族铸造的青铜礼乐器物,流行于壮侗语族地区,出现于春秋早期,早期兼具炊具与乐器功能,后演化为权力象征物。

阳江与广东其它地区一样,土著居民称(俚)越人。

俚人,是东汉至隋唐时期北方中原人对岭南族群的称谓,主要分布于今广东、广西及海南一带,以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和铜鼓文化著称,后逐渐融入汉族及黎族、壮族等现代民族中,对中华民族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僚人,又称獠人,是中国古代华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总称,主要活跃于汉唐时期,是南方多民族的先民,后逐渐分化和融合于现代民族中。

僚人主要分布于荆楚、川黔至云贵一带,为百越族系的分支。史籍中常与濮人、俚人并称“濮僚”或“俚僚”。

濮人,又称僰(bo)人,是先秦时期中原华夏诸族对西南诸民族的统称,先秦时期分布在长江上游及中游地区的古老族群,属“百濮”联盟。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百越后设立岭南三郡,两阳地区为南海郡地、桂林郡地。

秦始皇统治时期,中原政治势力南下。秦汉时期中原移民推动汉文化的传播。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合浦郡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今属江门市)西部、茂名、高州、电白、化州、吴川(今属湛江市)和云浮市云城区的部分地方。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吴国设置高凉郡。

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设高州。

高州州治、高凉郡治、高凉县治皆在今江城区,高州管辖今阳江市、恩平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

铜鼓遗存、古越语方言留存及“那”字地名群体现了土著文化积淀。俚僚文化作为底层文化被沉淀下来,成为漠阳文化一个组成部分。

阳江的土著文化底蕴是很厚重的。虽然俚人被汉化,或者被迫迁到其它地方,但现在留下来的还有很多文化要素和遗迹。

阳江以“那”字、“洞”字命名的地名有很多。这是由于古越语中以“那”和“洞”命名的都是种水稻的地方,说明漠阳江流域适合种水稻。

阳江方言保留古越语特别多。

如柚子称“朴子”,猪圈称“猪六”,蝌蚪称“蛤仔”等,深受壮语影响,而壮人祖先为古越人。

阳春博物馆收藏着多面铜鼓。据考证,俚人风俗中特别重视铜鼓。晋裴渊《广州记》记载,“俚僚铸铜为鼓”。

当今阳江人喜欢喝粥,也是一种古越人的风俗饮食习惯。

此外,阳江流行女子出嫁有“伴队”,嗜食禾虫、蛇、(田)鼠、槟榔等习俗,这都是古越人风俗传承或变异。

(二),古高凉文化时期

高凉是古代岭南一个极为重要的古郡县,阳江是古高凉、古高州的核心地带。

古高凉长达729年,阳江先后继承了古高凉、古高州的核心地域和文化。

高凉文化是粤西地区本土文化的代表。

在高凉700多年历史上,汉代高凉县、高凉郡的治所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设在阳江境内,因此,阳江曾是高凉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俚汉融合的核心交汇地。

越人、俚人,先后是生活在高凉地的主要人群。有观点认为,俚人是东汉至唐初尚未融合于汉族的诸越族人,他们塑造了古粤西的历史文化底色。

在南北朝时,聚居于高凉及其附近州郡的俚人势力强大,其中高凉冼氏,世代为“南越首领,部落十余万家”。

北方来的冯融家族在这里三代为“守牧”,依旧“号令不行”。

冯融,北燕皇族后裔,南朝梁时期任罗州(今广东化州)刺史,其祖父冯业率众南迁后家族三代世袭该职。

直到约公元535年,冯融采取与高凉冼氏联姻办法,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聘冼夫人为妻,才真正打开局面。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因此,冯冼二人的结合,不仅是家族之间的联姻,更成为俚汉融合的标志性事件,更加速了高凉地区文化的融合,孕育出两代岭南之主——冼夫人及其孙冯盎(ang),他们也将古高凉文化带入最为辉煌的时代。

南朝时期,在此地担当重要角色的是以冼夫人为首的冯冼家族。

冯冼家族控制古高凉、古高州并用心经营,使阳江成为岭南开发最好的地区之一。

(三),冼夫人时期

1,冼夫人

冼夫人(约513年,另说512年或522年——602年)。

一说名冼英,一般以其封号称谯(qiao)国夫人,又称高凉郡主。

出生于高凉郡山兜丁村人(今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丁村),广东雷州半岛、粤西地区俚人(壮族先民分支)首领。中国南北朝至隋朝初年重要的政治、军事人物。

冼夫人早年嫁于高凉太守冯宝。

她二十三岁被推为俚族首领。在数十年时间内,成功使周边各族归服,所管辖的地域东至阳江阳春,西至广西部分,南至雷州半岛和海南岛。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冼夫人派儿子冯仆朝觐陈武帝(陈霸先),冯仆被授为阳春郡守。

后来,冼夫人亲自率军,与陈军共同平定了广州刺史欧阳纥(he)的叛乱。

陈朝灭亡后,冼夫人被岭南数郡尊奉为“岭南圣母”,在乱世中主持大局,保境安民。后率领族人归附隋朝。

冼夫人在当地抑制民族首领和地方豪强割据势力,大力推广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

冼夫人一生审时度势,归附梁、陈、隋三代,先后被七朝君王敕封,她本人及子孙统领粤西和海南长达一百多年,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

其保境安民的事迹在高凉地区长期流传。在阳江,最受后人景仰的是冼夫人。阳江,作为冼夫人及冯氏的重要活动区域,从高凉大地走出了冼夫人、冯盎等为代表的英雄人物。

至今,阳江许多地方的民间还流传着他们的英雄故事。老百姓还为他们修建庙宇、祠堂等并以各种文化活动形式纪念着他们。

自冼夫人与冯宝开始,至其曾孙四代,即南北朝梁至唐初100多年间,冯氏家主或主要人物最早任职均在阳江,甚至涉及岭南众多重要决策可能在此决定。

据历史学家研究,梁时高凉郡治在阳江。冼夫人当随丈夫冯宝在阳江长期生活。

冼夫人与高流圩(xu)、阳江小刀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圩,也写作“墟”,是湘赣闽粤等地区对农村集市的称呼。

据说,冼夫人与高凉太守冯宝在漠阳江畔建郡城,取名阳春郡并置阳春县,取“漠水之阳,四季如春”之意,并在高流河畔练兵。

冼夫人曾在此设立练兵场,并在陈、隋时期三次平定岭南叛乱。

冼夫人与其子冯仆平定欧阳纥叛乱后,在高流河畔举行庆祝大会,百姓都赶来参加。后来,就渐渐演变成每年端午节前后赶高流圩的风俗。

高流古墟,是广东省阳春市合水镇高流河(漠阳江支流)畔的传统集市,每年端午节前(初四日)定期举办,以竹木藤器交易为特色。

冼夫人推动的汉俚融合及高流河墟等民俗活动反映了文化交融的进程。

阳江小刀也是冼夫人大力支持和推进,使得阳江地区刀具制作在当时就形成规模。

冼夫人去世后,按当时俚人习俗归葬于故里山兜之原(今茂名市电白区电城镇山兜丁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代为奉祀冼夫人的而修建的冼太庙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广东到广西多处,乃至东南亚国家,仅高州境内就有冼太庙200多座,海内外有冼夫人庙宇和纪念馆逾二千座。

海南岛许多地方还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日举行“闹军坡”活动来纪念她。

闹军坡起源于冼夫人设置崖州、阅军振武、安定全岛的功勋举措,尔后演变为民众自发兴起的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

冼夫人于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奏请朝廷在海南设置崖州,州治在今儋(dan)州,结束了海南近600年脱离中央政权的局面,恢复郡县制,为后世对南海诸岛的管辖奠定基础。

冼夫人对海南的核心贡献包括重新确立中央政权管辖、平定叛乱维护稳定、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促进民族团结以及传播中原文化等,这些举措奠定了海南长期发展的基础。

“军坡节”由各冼夫人庙自主组织举行,大都在农历二月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这个节日是海南的传统节日,尤其是农村的庙会,成为汉、黎、苗民族认同的一种地域文化。

周恩来称赞冼夫人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21世纪初,阳江市将冯盎墓迁移到江城区的双捷镇,同时修建了“阳江市冼夫人、冯盎将军文化公园”。

2014年,岭南圣母冼太夫人“信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有关冼夫人的学术争议

关于冼夫人故里问题,电白、高州、阳江三地争议激烈。

关于冼夫人的姓氏问题,究竟是姓冼,还是姓洗,自古以来也存有一定的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冼夫人之姓氏冼,应从水旁作洗。

另一种观点认为,冼姓是广东古越族特有之姓氏,以方言为姓氏而形成,应姓冼。

关于冼夫人的出生年份问题,也有三种主要的说法观点。

(四),中原汉文化时期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在今阳江地新设阳江县,为阳江县得名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春州,州治在今阳春城区,为阳春有春州之名之始。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废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州治在阳江,属广州都督府管辖。

隋唐时期,俚人发展为大规模部落联盟,俚僚文化尚属主流文化地位。

唐朝武则天统治时期,开始大力打击冯冼家族,中原汉文化在漠阳江流域的统治地位加强。

唐宋时期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特质。

宋庆历八年(1048年),因河北贝州改为恩州,原恩州则改称南恩州,州治仍在阳江。

宋代以后,中原汉文化在阳江取得主流文化地位。大批汉人相继到来,俚人被汉化或他迁。

随着广府人、客家人、福建人的迁徙入境,这里成为汉越、汉俚交集的历史舞台,千百年来汉族群体不断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相碰撞。

宋代以降,海上丝绸之路中转港地位催生妈祖信仰、疍民文化等海洋文化形态。

福建人和少数海外居民入居,带来了闽南文化和海外文化。

漠阳文化不断成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质和风格。

多元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整合成具有自己文化特质和风格的流域文化,这就是“漠阳文化”。

阳江有南国风筝之乡、中国诗词之市、中国楹联之乡、漆器之乡等文化品牌,这说明中原文化在阳江有很好的传承。

(五),其它文化

唐代,海外文化从海上溯西江经肇庆南下漠阳江传入到阳江。

据《阳江县志》记载,唐武德二年(619年),在城南建报恩光孝寺,是阳江建寺之始,佛教开始在阳江广泛传播。

佛教传入阳江后,对阳江人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生产生活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素有“粤西第二禅林”之称的阳西县净业寺,因寺内藏有二百多尊缅甸玉佛,被誉为“玉佛的王国”。

其中,有一尊造型精美的玉卧佛长7米、高2.5米、重达27吨,为中国最大的玉雕佛像。

明末清初乃至晚清年间,大批客家人和闽南人先后从福建、东江流域和信宜等地迁入漠阳江流域。

善于耕山的客家人基本上都集中在阳春山区,而善于耕海的闽南人则多在儒洞、上洋、沙扒、新圩等地,它们都也成为了阳江人的一部分。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和二十四年(1898年),天主教和基督教传入阳江,很快获得发展。

(六),现在的阳江

阳江市建成了中国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台三峡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国首个近海深水区华电青洲三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和开工建设容量位居全国前列,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集聚成形。

拥有刀剪之都、中国最大核电基地、亚洲最大果冻布丁生产基地等国字号品牌。

五金刀剪,在中国乃至全球行业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出口量占中国的56%。

三,漠阳文化的特点

漠阳文化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质的流域文化,在广东占有着特殊地位,形成于漠阳江流域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由俚僚文化、中原汉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和海外文化交融构成,具有土著文化底蕴深厚、中原文化传播深远、海洋文化内涵丰富的特征。

漠阳文化具有包容、务实、豁淡、重商的特点。

阳江有句俗话“阳江贵地总无忧”,也就是说在阳江这个地方生活,可以安居乐业,不用为生计担心。因此,阳江人不喜欢远征。

自古以来,很多外地人由于各种原因南下到阳江,都愿意留下来,成为阳江人的一部分。这些都使漠阳文化自然而然地具有一种亲和力。

阳江的另一句俗话“吃都野就是野”,代表了阳江人务实的一面,就是说看到有利益的时候,就要抓住,否则机会就没有了,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从日常生活来看,阳江人注重饮食质量,但对穿着要求不高。阳江的饮食业很发达,虽然有“食在广州”一说,但阳江餐饮业在食材的选择方面更加讲究。

由于阳江自然资源丰富,少战乱,土地肥沃等特点,阳江人有一种自然的豁淡。自由自在的生活是他们最理想的生活。

现在广东很多地区污染严重,但阳江还是青山绿水,阳江人的豁淡使阳江这片热土得到了保护。

阳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站,自古以来就是商业贸易发达的地方。阳江人很有商业头脑,经商的意识非常强。

南海一号沉船文物及沿海渔港印证了阳江的海洋商贸传统。

阳江是汉代、两晋、南北朝古高凉郡的郡治和隋时冼夫人幕府的治所。

素有“风筝之乡”“广东省山歌之乡”之称,还有独特的龙舟文化、漆器文化、根雕雅石文化、刀剪文化、楹联文化、诗词文化、各类民俗等。

四,漠阳名人

漠阳文化中深远的中原文化传承,还表现在阳江历史上出的文化艺术人才有很多。

阳江诗、词、画等艺术氛围很浓。

清代著名书法家、教育家邓琳,他的书法在整个书画界是在岭南驰名的。

当代著名中国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艺术大师关山月,也是阳江人。

“岭南八子”之一的南国诗人、书法家阮退之。

著名书法家黄云。

油画家、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苏天赐。

著名花鸟画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家》编委主持人谢天赐。

旅美油画家、美国肖像画家协会会员、广东画院特聘海外画家关则驹。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撰写国内第一本研究裸体艺术专著《裸体艺术论》陈醉。

著名画家、美协广东分会理事、常务理事黄安仁。

当代金鱼国画艺术大家叶秀炯。

著名诗人、书法家、漠阳才子谢绍祯。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吕如雄等等。

新中国电影音乐的奠基人、新四军军歌作曲者何士徳。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

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

亚洲情歌王子郑源、冯珊珊、郑东(郑源的哥哥)等。



五,楹联文化

漠阳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分支,而楹联文化是漠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楹联,又称对联或对子,是以汉语为基础,由两组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特文学艺术形式,具有字数相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特点,常用于装饰、表达情感或传递文化内涵。

其核心是通过精炼的文字实现形式对称与内容呼应,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

阳江是中国“楹联之市”和文化名城。楹联文化在阳江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早在南宋时代,进士吴铨游南恩州(今阳江市)已留下《熙春亭》对联:“日月往来双羽箭,乾坤今古一邮亭”。

此后历代,前人题咏的对联琳琅满目,或状景,或抒怀,读来余味无穷。

阳江楹联文化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长盛不衰,和地方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阳江方言很好地保留了入声,按古四声分平仄对阳江人几乎是易如反掌。

入声,是汉语四声之一,属仄声,发音短促并以塞音韵尾或喉塞音收束,表现为唯闭音(有持阻无爆发)。

元代后北方官话入声逐渐消失,现存于吴语、粤语、客家话、晋语及江淮官话中,普通话中入声字已派入四声。

因此,城乡群众对对联的基本知识大多有所了解,十分有利于对联的普及,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楹联文化的发展。

六,地方特色工艺

1,阳江风筝

阳江风筝,是流传于广东省阳江市的传统手工技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南鹞北鸢(yuan)”,是中国风筝文化南柔北刚,两大流派风格的经典表述。

南鹞以广东阳江风筝和江苏南通板鹞风筝为代表,北鸢以山东潍坊风筝为代表。

阳江风筝是“南鹞”最具代表性的风筝,阳江是“南鹞”的发祥地之一。“南鹞”泛指中国南方风筝流派。

阳江风筝以造型灵动、色彩艳丽著称。

阳江背山面海,地理条件形成天然放飞场,重阳节放风筝成为民间赛事,是中国南派风筝的代表之一,素有“北潍坊,南阳江”之称。

阳江风筝制作融合“扎、糊、绘、放”四艺,纯手工制作,题材涵盖动植物、民间传说等,造型包括灵芝、百足(蜈蚣)、崖鹰等。

灵芝风筝顶端装藤片鸣弓,高空发声如天籁,被列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百足风筝可长达200余米,放飞时形似活龙。

阳江风筝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明清时期趋于兴盛。有“全国风筝之乡”的称号。

2,阳江刀剪

“中国刀剪之都”是广东省阳江市于2001年获得的称号。

全市现有五金刀剪企业1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0家,产业总产量占全国75%,出口量占85%,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最大的刀剪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该产业涵盖原材料、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完整产业链,集聚了“王麻子”“张小泉”“十八子”三大中华老字号品牌。

阳江刀剪业始于南北朝冼夫人驻军时期的兵器制造,清初于打铁巷形成规模化生产。

3,阳江漆器髹(xiu)饰技艺

阳江漆器髹饰技艺,是广东省阳江市传统手工技艺,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始于明末清初,清中叶在国内已颇有名气,上世纪30年代最为兴盛,为“阳江三宝”之一。

阳江三宝,指的是阳江小刀、阳江漆器和阳江豆豉。

髹饰,是中国传统漆器装饰工艺的统称,以漆涂物为“髹”,施加纹饰为“饰”。

阳江漆器种类繁多,有皮胎漆、木胎漆、麻胎漆、金属胎漆、纸胎漆和瓷胎漆等。

其以皮胎、木胎、纸胎漆器著称,采用腰果漆为涂料,漆器制作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主要技法有镶嵌彩面、螺钿、贝壳、描金堆漆、拍花、印花等。

腰果漆,又称腰果清漆,是以腰果壳油作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清漆。呈深棕红色,具有优异的光泽度、硬度和丰满度。耐水耐磨,耐热耐腐蚀好,干燥快。

阳江漆器制品涵盖漆箱、漆枕、漆盒等日用品及漆画,具有质轻防潮、坚固耐用的物理特性。

4,阳春根雕雅石艺术

阳春根雕,是流行于广东省阳春市的传统美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传统阳春根雕分艺术根雕与实用根雕两大品种系列。

艺术根雕以质地坚韧、长势奇特、盘根错节、弯曲有致、形态各异的根材为上乘材料,经冲洗、去皮、修整、雕凿、打磨、上油(打腊)而成。

其中人物类、动物类、景观类、根画壁饰类等象形艺术根雕系列,或古拙典雅,或粗犷明快,或洗练夸张,或意境深邃,或形象毕肖。

抽象艺术根雕系列,则利用根材的奇特结构或线形、肌理、质感、色彩等特点,通过剪裁加工和命题方式,赋予某种哲理、隐喻或象征意义。

实用根雕,多用树头、树桩、树根、树瘤等为材料,雕制工艺与艺术根雕基本相同,有桌椅、茶几、屏风等家居用品系列和手杖、茶罐、笔筒、烟筒等系列。

在众多的根雕雅石之中,最为奇异的是孔雀石和根书。

孔雀石被定为阳春市市石。

孔雀石,是一种碳酸盐矿物,产于铜矿的地表,近地表氧化带,是原生铜矿的重要找矿标志物,也是一种玉料。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我国多地都有分布,广东的孔雀石资源主要分布于阳春石菉,其探明储量居中国前列。

在中国,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而得名。

孔雀石可制作成各种首饰和雕件。造型独特且块度较大的孔雀石常常被制作成观赏石,颜色浓绿鲜艳的孔雀石粉末可做为高级颜料。

根书,被誉为“天书”,取自天然树根酷仿草书而成,集书艺、根艺于一体。

七,青铜遗址

高凉多地出铜,并且都在现阳江市范围。

《旧唐书•地理志》载,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

《太平御览》称:“铜山,昔越王赵佗于此铸铜”,唐代铜陵县在今阳春市石望,而非今天的安徽铜陵。

当地还有南汉时期(917年——971年)铁屎迳(jing)铸钱遗址。

又称石望铸钱遗址,位于广东省阳春市石望镇铁迳村,是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王朝铸造铅钱的重要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汉高祖刘岩(刘龑)曾在此铸造铅钱,以应对国用不足。

阳春马水镇石菉(lu)铜矿的蟹地岭采铜冶炼遗址,出土过面径118厘米的南朝铜鼓。

石菉铜矿是一个以次生氧化铜矿为主,原生铜矿为次的大型铜矿床,矿区由原生矿和次生矿组成,原生铜矿以黄铜矿为主,次生矿以孔雀石为主。

而孔雀石是一种氧化铜矿石,它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炼出铜来,便利于古人炼铜。

这证明石菉是古代广东重要产铜地区之一。

八,造船业和南海一号

在南北朝时期的梁朝天监年间(公元6世纪),恩州(阳江)已能建造较大的运输船和渔船。

宋代,已有南恩州商船往返广州、江浙经商,足见当时高凉郡(今阳江)造船业已很发达。

明代,阳江是广东的造船中心之一,能制造远洋运输船舶和深海捕捞渔船。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从泉州港驶出,在海上丝绸之路运输瓷器时失事的木质古船,沉没于广东省阳江海域。

1987年8月,广州救捞局与英国公司在阳江海域寻找东印度公司沉船时意外发现该遗址,后由中国水下考古创始人俞伟超命名为“南海一号”。

船体残长22.15米,宽9.35米,出水文物超18万件,涵盖瓷器、金器、铁器等珍贵文物,瓷器主要产自福建徳化窑、江西景德镇窑及广东南海窑。

该船作为迄今为止时间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为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证据。

九,阳江山歌

是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源自当地民间祭祀中的唱说过程,是当地人民在生活、劳动中不断吸收中原文化,特别是唐诗、宋词和元曲等艺术形式,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经祖祖辈辈心口相传下来。

现主要流传于阳江地区,尤以阳西的织篢(long)、溪头、上洋、程村一带为盛。

阳江人在日常生活、劳动中,或遇传统节日,或迎亲嫁娶、老人生日、小孩满月、男女求爱、乔迁新居以及奔丧哭丧等,都会用唱山歌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诉求。

十,阳江方言

阳江地区的方言,主要有阳江话和阳春白话两种,都属粤方言高阳片中的一种次方言。

阳江方言虽广府语系,但保留了更多的中原古音。

阳江话以阳江市区的阳江话为代表,阳江话又以阳江城三铺街的话最为正宗。

阳春白话以阳春市区的春城白话为代表。

在阳春白话中,又分为以春城白话为代表的春中白话,以双滘(jiao)白话为代表的春西白话,以岗美白话为代表的春南白话,以春湾白话为代表的春北白话。

粤方言以外,在阳江地区还有属闽南方言的阳江海话和属客家方言的厓(ya)话。

还有属苗瑶语族瑶语支中一种叫“勉语”的瑶语次方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孙悦:湖人包机我坐科比旁边,因为那是队友挑剩下的位置

孙悦:湖人包机我坐科比旁边,因为那是队友挑剩下的位置

懂球帝
2025-11-10 09:14:37
家长花48万买三甲医院行政岗编制,承诺不入职退费,结果……

家长花48万买三甲医院行政岗编制,承诺不入职退费,结果……

医脉圈
2025-11-10 10:06:57
沉寂三天,人民日报发文促统,赖清德将上审判台,郑丽文判断没错

沉寂三天,人民日报发文促统,赖清德将上审判台,郑丽文判断没错

boss外传
2025-11-09 16:00:03
柿子立大功!医生发现:柿子可能对这8种慢性病有好处!可以常吃

柿子立大功!医生发现:柿子可能对这8种慢性病有好处!可以常吃

刘哥谈体育
2025-11-07 12:41:52
胡耀邦对刘道玉的三则批示,兼谈80年代的教育改革

胡耀邦对刘道玉的三则批示,兼谈80年代的教育改革

阜成门六号院
2025-11-10 14:42:50
连射2000枚导弹反击以色列!美国:以伊随时开战伊朗加紧生产导弹

连射2000枚导弹反击以色列!美国:以伊随时开战伊朗加紧生产导弹

大国之翼
2025-11-10 08:55:56
最低仅4.99万元!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最低仅4.99万元!京东第一辆车,价格定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21:18:11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全运爆大冷!昔日总决赛球队惨败香港19分,球迷:真是丢人现眼

南海浪花
2025-11-10 16:13:25
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发布严正声明

极目新闻
2025-11-10 15:43:47
四国军演被中国围观!菲律宾:当我们是笑话吗?外国网友:是的!

四国军演被中国围观!菲律宾:当我们是笑话吗?外国网友:是的!

老木是大叔
2025-11-10 11:44:47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江苏省纪委监委:任永峰接受审查调查

鲁中晨报
2025-11-10 14:59:03
一轿车撞断大桥护栏半悬空中,过路男子冲上前压住车头!车内两人得救

一轿车撞断大桥护栏半悬空中,过路男子冲上前压住车头!车内两人得救

极目新闻
2025-11-10 13:53:07
2:4再负蒯曼!世界第二王曼昱卫冕遇阻!球迷:内战需破“心魔”

2:4再负蒯曼!世界第二王曼昱卫冕遇阻!球迷:内战需破“心魔”

番茄体坛
2025-11-10 14:02:07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首席人物观
2025-11-10 15:03:18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38岁高叶“透视”上海滩!阿玛尼加身,熟龄魅力挡不住!

锋哥与八卦哥
2025-11-09 11:15:59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俄罗斯大幅加税,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1辆净赚几万已成过去,有商家暂停对俄业务,如何破局?专家建议“扎下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0:30:08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副省部级杨小伟、刘宽忍被开除公职

鲁中晨报
2025-11-10 12:43:04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买了66台苹果手机总价50多万!男子放在平台出租,如今租金拿不到,手机也要不回来

潇湘晨报
2025-11-09 22:27:27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骑行圈50岁大叔与20多岁姑娘开撕!这些圈子有多乱,颠覆你的认知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0 13:13:33
美媒:在詹姆斯缺阵的情况下,NBA揭幕战收视率创下15年来新高

美媒:在詹姆斯缺阵的情况下,NBA揭幕战收视率创下15年来新高

懂球帝
2025-11-10 12:58:03
2025-11-10 17:52:49
今日美食分享
今日美食分享
看不同电影 品百味人生
411文章数 74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教育
健康
艺术
手机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筑牢粮安防线 勇担青春使命——山东省青岛第二卫生学校开展主题团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艺术要闻

“隶书之冠”刘炳森:楷书艺术之美惊艳四座

手机要闻

索尼LOFIC传感器迭代计划曝光:1/1.3英寸尺寸,2026年底推出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