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新闻网)
转自:邯郸新闻网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数据显示,邯郸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9.6万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十四五”期间,我市推动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助力养老服务质量稳步提升,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小改造”,很安心
洗澡时不小心滑倒、上厕所起身时头晕目眩……这些对年轻人来说可能不算个事儿,但对老年人而言却是不可忽视的隐患。对于老年群体来说,跌倒与身体机能衰退呈正相关。因此,在居家适老化改造中,“防摔”是重要内容。
楼道和卫生间加装防滑扶手、配置沐浴椅、增加适老化护理床,家住复兴区百家村街道六二社区北岗院的王敬儒老人家里今年迎来大变样。
“改造后安全又方便,心里踏实多了。”王敬儒老人由衷感慨。
今年86岁的王敬儒老人曾是中铁三局桥隧公司职工,随单位落户邯郸。退休后,他与老伴张改娟相濡以沫20余年。随着年事渐高,王敬儒的身体出了不少毛病,腿脚不便的他经常需要卧床在家。
不久前,民政部门将“一字形”扶手装在了王敬儒老人家中经常活动路线的拐角。“适老化改造看似简单,其实很有讲究。”六二社区书记杨红说。她多次走访并根据老人的生活习惯才确定了加装扶手的位置。
![]()
午后,阳光正好。张改娟帮助老伴王敬儒穿好羽绒服、戴上帽子、裹上围脖,扶着扶手走下楼道台阶,一起到小区里散步,享受属于二老的休闲时光。
该小区的另一户老人何玉兰家的变化更大。民政部门不仅给老人配备了卫生间防滑地垫,还配备了手杖,就连家里的厨房和卫生间的墙面也进行了粉刷,杂乱的电线还进行了改装。
![]()
“赶上了好政策,无需花一分钱,真是帮了我大忙。”何玉兰老人激动地说。
居家适老化改造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老人生命安全的必答题。我市连续四年安排专项资金推进适老化改造工程,累计投入1600万元,完成1万余户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切实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家门口养老,很舒心
社区的理疗室里,老人们一边做着康复一边唠家常。在这里,养老不再是远离家庭的无奈选择,而是“下楼即享”的日常温暖。
“十四五”期间,我市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让“家门口的幸福颐养”不再是一句口号。
由复兴区百家村街道六二社区引进的“共享福”养老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居民们离不开的“健康客厅”。
今年79岁的赵秀兰老人是这里的“老朋友”。曾经被坐骨神经痛折磨得夜不能寐的她,如今每天都会准时来做理疗。
82岁的刘恩江老人通过该服务机构搭建的“远程医疗间”实现家门口就医。他说:“有什么不舒服随时就能来看,也不用儿女请假陪着去医院了。”
“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是一种介于专业机构照料和家庭照料之间的新形式,对于一些子女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照顾老人的家庭来说,‘日间托老’也不失为一种‘两全’的养老服务方式。”杨红介绍。
更让六二社区老人安心的是,身边的“红管家”志愿服务队定期上门探望63名孤寡、独居、困难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情感陪伴,成了老人居家养老的好帮手。
社区大家庭,很暖心
11月7日一大早,孙卫国从南湖农贸市场采购回来,搬着当天的食材,就“扎”进厨房忙碌起来。
邯山区邯峰社区食堂暖意融融、升腾起烟火气,这个由社区党组织牵头打造的食堂,根据老年人饮食习惯制定菜谱,实行阶梯计价,80岁以上特殊老人免费就餐,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
邯峰小区80岁以上老年人有100多名,有的老人的孩子能经常给他们做饭,而独居的老人、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吃饭可能没有着落。
2024年,我市将建设社区老年食堂纳入民生实事,提升了全市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凭着一颗火热的心,2024年初夏,邯峰社区书记张红娟和党员志愿者开始建设小区的老年食堂。
“孙卫国师傅作为厨师不领一分钱,韩巧娥阿姨也每次都主动来帮厨,在‘银龄’互助模式下,不少社区的党员志愿者也争相来帮忙。”张红娟说,社区食堂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社区大家庭里每个人的付出。
辖区爱心企业和超市听说邯峰社区办了公益助老食堂,于是慷慨捐赠,让小食堂的“底气”更足。这种“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出一点”的模式,让社区养老助餐服务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68岁的李建国老人说:“一份热饭,暖了我们的心。”
同样让老人暖心的,还有一个个每天都在进行的温情“约定”。
每天清晨,居住在复兴区岭南三社区棉机小区的张文君老人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
伴随着缓缓展开的窗帘,一块红底黄字、印有“窗帘之约”的牌子呈现在眼前,每次看到,她心里既踏实又温暖。
“这是我在报平安呢,闫蕾从我窗前过,看到家里的窗帘拉开了,她才能放心。”78岁的张文君笑着告诉记者。
张文君老人和社区党支部书记闫蕾有个约定,每天早上9时前,窗帘若被拉开,表明自己安全,闫蕾看到便会放心离开;如果窗帘没有被拉开,闫蕾就会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防止发生意外。
“窗帘之约”成为我市共建温馨社区、邻里守望相助的一个生动缩影。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越来越多长者如文中记者采访的老人那般在贴心服务中安享晚年。如今在邯郸,从社区养老站点到老年食堂,老年友好设施不断延展,邻里守望、敬老爱老,织就了一张日益密实的养老服务网,让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曹楚琦 文/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