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排水管网是保障防汛排涝、污水收集输送的核心基础设施,窨井作为关键节点,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城市安全与生态环境。窨井一体化监测站整合多维度监测技术,精准捕捉水位、流量、水质核心指标,为管网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成为智慧水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位监测:筑牢管网安全第一道防线
工程技术人员指出,水位监测是评估管网承载能力的基础,需突破井下复杂环境干扰。监测站采用非接触式技术,通过电磁波反射原理实现测量,避免水体污染与机械磨损问题。
监测设备测量范围覆盖 0-7 米,精度达 ±3 毫米,天线发射角度仅 8°,能有效减少井壁、金属构件造成的多径干扰。配备温度补偿功能后,设备可在 - 35℃至 80℃宽温域稳定工作,适配不同地域与季节工况。数据传输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同时具备本地存储与断网补传功能,确保数据连续性。
实时水位数据可及时预警管网堵塞、溢流风险,为应急处置争取时间;长期积累的数据能反映管网运行规律,为改造扩容工程提供规划依据,从源头降低城市内涝隐患。
![]()
![]()
流量监测:精准调控管网运行负荷
行业专家强调,流量数据是优化管网调度、排查违规排污的关键。监测站采用多普勒原理,通过超声波信号捕捉水流速度,结合水位数据计算流量,实现动态监测。
设备流速测量范围 0.02-5 米 / 秒,精度 ±1%±0.01 米 / 秒,流量测量精度控制在 ±2%-3%,可适配支管至主干管不同场景。模块化不锈钢安装支架兼具防腐蚀与易拆卸特性,方便后期维护调整。
流量数据与泵站运行参数联动,能优化能耗配置;汛期与水位数据协同可预判溢流风险,旱季通过异常波动排查偷排漏排行为,推动管网运行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调控。
![]()
水质监测:守护水环境生态安全
科研人员认为,管网水质监测需覆盖多维度指标,同时适应井下复杂工况。监测站采用一体化传感器,可同步测量 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COD 等核心指标,提供全面水质评估。
各指标监测均符合行业标准:pH 值测量范围 0-14,溶解氧 0-20mg/L,电导率 0-5000uS/cm,浊度 0-1000NTU,COD 0-100mg/L。设备配备自动清洁装置,防护等级达 IP68,可在 0-65℃水温环境长期稳定工作,降低维护成本。
水质数据能追溯污染源头,为查处违法排污提供依据;结合流量数据可量化污染物排放量,支撑环境治理考核,助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窨井一体化监测站通过三大指标协同监测,构建起管网全方位感知体系。数据与智慧水务平台联动,实现运行评估、风险预警、科学调度等功能,为管网高效运行与生态保护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城市水务管理向精细化、智慧化转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