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委政法委 魏月晨
门头沟区委组织部 彭雄良
“静”之一字,拆而观之,左“青”右“争”。恰如青年干部成长路上所面临的双重修炼,既要胸怀力争上游的锐气与担当,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又须葆有青春年华的朝气与纯粹,沉心静气、厚植根基。面向“十五五”新征程,青年干部要深刻领悟“争”与“静”的辩证统一,蹄疾步稳、张弛有度,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争”,是比拼赶超、全力以赴,向着目标加速冲刺的姿态。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处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青年干部正处于人生锐意最盛、精力最丰的黄金年华,更应把握这宝贵时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抢得成长发展的先机。要对标先进,主动将个人能力和工作质效放在一流的坐标系中进行衡量,直面差距,勇于克服。一旦确立了目标,就要在行动上迎难而上,积极投身于改革攻坚和服务群众的基层一线,努力尝试牵头攻坚一项重点工作、独立处置一次突发情况、直面化解一场矛盾冲突,在实战锤炼中真正练就“铁肩膀”“硬脊梁”。
“静”,是沉潜蓄势、专注精进,面对纷繁复杂局面的定力。《大学》有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中引用这句古语,告诫党员干部只有不为外界所扰,沉心静气打好基本功,才能练就真本领,进而成就一番作为。青年干部要拿出静坐“冷板凳”恒心和韧劲,以“钉钉子精神”扎实做好基础工作,把每一份文件起草都当作磨练本领的契机,把每一次群众接待都当做融入基层的课堂,在平凡岗位上积累解决复杂问题的底气和智慧,真正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
“静”是“争”的底气,“争”是“静”的回响。在青年干部拔节生长的过程中,“静”与“争”辩证统一、相得益彰。若缺少了脚踏实地的“静气”,“争”便会异化为脱轨的冲动;若是丧失了锐意进取的“争劲”,“静”也会沉寂为死水一潭。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环境,越是局面艰难,越要“以静御争”,静心研究透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一旦着手破局,便当“以争破静”,一鼓作气、敢为人先,奋力打开新局面。
奋进“十五五”,青年干部只有把握好“静”与“争”的平衡之道,以“静”的定力夯实根基,以“争”的锐意开创新局,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中扛起重担、不负使命,真正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