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年龄大了,还住上了电梯房,以后上下楼方便多了!”近日,交城县天宁镇柰林村村民靳增玲望着即将入住的新房,乐得合不拢嘴。当天,柰林安置小区举行首批不动产权证书发放仪式,包括靳增玲在内,该村首批34户搬迁群众率先接过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大红本”不仅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更为村民们拉开了幸福生活的温暖序幕。
今年以来,交城县天宁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柰林村整村搬迁工程,越来越多的村民领到了安置房钥匙,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期盼。“小区道路宽敞,空气清新,孩子们有玩耍的地方,老人也能坐在一起聊聊天。周边商场、学校、医院一应俱全,生活挺方便的。”村民杨东莲握紧钥匙,脸上绽放着幸福的光彩,她的话语里满是掩不住的欢喜,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如今,拔地而起的柰林安置小区14栋居民楼、2792套安置房配套齐全,疏密有致的绿植点缀小区休闲步道、健身器材,既满足生态美感,又为居民提供了休憩活动的自然空间,整体环境清新宜人。
在持续提升村民生活品质的同时,天宁镇聚焦城乡安全痛点,以南街社区兴华苑小区为试点,推进天然气“瓶改管”改造工程。通过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液化气瓶,统一接入管道天然气,从源头杜绝瓶装气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等事故。“我们组织社区干部、物业、天然气公司逐户统计安装意向,解释使用方法与优势,做好费用收取、合同签订等工作。”天宁镇人大主席王亚飞介绍。
民生服务的温度,更藏在升级焕新的党群服务阵地里。天宁镇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投入专项资金对前火山、华誉、文渊、龙门4个党群服务站进行了标准化升级改造。统一的服务标识、清晰的功能分区,让原本功能单一的站点,变身集政策宣传、便民服务、邻里互动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后,环境更舒适、效率更高,群众办事更方便。”龙门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苏志昶表示,党群服务站真正成为了群众“家门口的服务站”,将党建触角延伸至民生“最后一米”。
如今,在天宁镇,党建已从抽象概念化为一个个服务窗口、一项项惠民工程、一张张满意笑脸。“党建红”与“民生暖”深度融合,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记者 罗丽 通讯员 范英哲)
来源:吕梁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