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山东济宁的麦收季节,金色的麦浪随风起伏。史先娥看着家人忙碌的身影,也挽起袖子,走进了麦田帮忙。这个看似普通的农忙场景,对她而言却别具意义——三年前,她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而此刻,她正用自己的力量,收获着生活的希望。
![]()
咳嗽不止,查出重症
时间回到2021年5月。天气渐渐热起来,史先娥开始咳嗽。她没太在意,只当是普通感冒。可几个月过去,咳嗽迟迟不好。2021年10月7日,她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令人心惊:左下肺门占位,尺寸约47×37×67mm;纵膈及左肺门肿大淋巴结;双肺多发实性/磨玻璃微小结节,左肺胸腔还有少量积液。
后续的活检穿刺证实了最坏的猜测——“小细胞肺癌”。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治疗:3次化疗、30次放疗、再3次化疗、以及10次脑部预设性放疗。
治疗结束,身体却垮了
到2022年5月,史先娥终于结束了所有的放化疗。然而,病魔被暂时击退,她的身体却也垮了。虚弱得下不了床,又因为严重的恶心呕吐、胃酸胃胀,根本吃不下饭,只能靠输营养液维持。
家里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们在当地县医院抓了几服中药,希望能帮她调养。没想到,这次尝试反而让情况更糟了。“从那个人民医院里抓了几副药,它都没管护(用)。没管过还反应厉害,发炎。从那就停住了,没喝。”史先娥回忆道。
![]()
远程求医,尝试转机
无奈之下,家人开始四处打听更好的中医。最终,女儿通过网络查到了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院长及其所在的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
“查的那个河南中药,在网上查的。查的就是啊,你看他的这个中药喝了管护的,还有一些在网上喝的好的,就是都发到网上去了。当时也觉得这么远没去过,也不是相信是吧!老百姓挣个钱这么难。俺闺女一查,说妈妈抓这个药包,说管护,人家一起喝哩,你看网上她说。”史先娥坦言最初的顾虑。
因为路途遥远,加上有上次不愉快的经历,2022年9月26日,女儿决定先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邮寄几服中药试试效果。
四五服药后,端起了饭碗
药寄到后,女儿细心为她熬煮。令人惊喜的变化,在服用几服药后就出现了。
“那个喝了有四五副吧,就能吃饭了。从那回就接着就喝……” 能够重新端起饭碗,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当时的史先娥而言,是迈向新生的重要一步。身体状况的改善给了全家人信心,她开始持续服用中药。
女儿也严格按照嘱咐,带她定期复查,并与医生保持沟通。“俺闺女就是说三个月查一次体啊。查完以后吧,那个张主任,就是说‘把你妈那个面相,就是伸伸舌头’,发过来看看。”
病情稳定,回归生活
2023年10月24日的复查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正常,CT提示左下肺门病变较前次检查略缩小,其余情况稳定。
这才有了文章开头,史先娥下地帮忙收麦子的那一幕。虽然因为麦田灰尘大,她气管有些不适,咳嗽了几下,随后联系了希福医院的主管医生调整了方子,喝了一个疗程后便好转了。但能重新参与劳动,本身就足以让人欣慰。
![]()
2024年8月23日,史先娥参加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第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暨2024龙年中国行泰山站”的公益活动,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朴实地说:“……这个复查得倒是很好。俺这邻居亲戚都说我喝这个中药,喝得见效啊!”
从卧床不起到下地收麦,三年抗癌路,史先娥用她逐渐恢复的体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奇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