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从山西数据交易中心了解到,在国家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背景下,我国遥感卫星数据资源化进程取得关键突破。山西省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院有限公司研发的“遥感卫星多光谱监测数据集”在该交易中心完成数据资产登记,并正式获颁登记证书,这也是全国卫星遥感数据领域首例登记。
消息面方面,11月9日05时0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二号卫星01星、02星、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新技术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06次飞行。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完成68次轨道发射,2025年上半年完成35次火箭发射任务,下半年卫星组网频率进一步加快。9月24日,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以“一箭12星”方式在山东东方航天港成功发射,至今在轨卫星达64颗,完成一期组网部署,成为我国首个完成组网并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的低轨卫星星座。
政策面上,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拓展全空间无人体系。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此前,四中全会公报发明确提出,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新增”航天强国“表述,继“新增长引擎”后商业航天地位再度提升。中金公司认为,航天产业是当前国际竞争环境下的核心前沿产业,“十五五”以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中泰证券认为,民营公司持续攻关可回收火箭领域,运力瓶颈有望实现突破。2025年四季度至2026年,多型可回收或部分可回收大推力液体火箭有望陆续首飞或开展关键试验,包括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双曲线三号、智神星一号与力箭二号(首批为一次性发射)等。该机构指出,我国卫星产业进展迅速,在上游卫星制造发射端持续突破。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11月10日 09:37,中证卫星产业指数强势上涨2.22%,卫星ETF广发(512630)上涨2.58%, 冲击3连涨。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9.29%,其中权重股臻镭科技上涨7.56%,第一大权重股航天电子上涨7.12%,中科星图上涨6.49%,中国卫星、中国卫通等个股跟涨。
规模方面,卫星ETF广发最新规模10.38亿元,跟踪同指数规模最大!近1周规模增长3578.09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卫星ETF广发近1周份额增长46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资金流入方面,拉长时间看,卫星ETF广发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6403.41万元。
卫星ETF广发紧密跟踪中证卫星产业指数(931594.CSI),从编制方案来看,与同类指数相比,中证卫星产业指数更聚焦卫星产业上游;并且营业收入占比调整加权使得指数纯度大幅提升。据资料显示,指数汇聚了50家覆盖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领域的上市公司, 指数成分股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电子和通信设备等四个行业,合计权重达91% ,囊括航天电子、中国卫星、北斗星通等产业龙头,充分反映我国卫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态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