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网友等了很久,这一天终于来了。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应该是正式服役了,舷号18。这个数字,象征着中国航母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过去一年多,福建舰完成了多次海上试验。从动力系统到电磁弹射,从舰载机测试到雷达系统验证,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最近,海军官方也公开确认:歼-15T、歼-35以及空警-600等舰载机,已经在福建舰上成功完成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训练。这意味着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和回收系统,正式进入实战化阶段。这不只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一次体系上的飞跃。
![]()
过去,中国的辽宁舰和山东舰都采用滑跃起飞方式,也就是飞机需要自己从甲板前端“跳”出去,靠速度和升力完成起飞。这种设计简单可靠,但限制也很明显。比如,它对飞机重量限制较高,起飞间隔也更长。而福建舰采用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这套系统能在短时间内,用强大的电磁能量把舰载机平稳地弹射出去。它的意义有多大?
举个例子。传统的滑跃式航母,每次只能起飞轻载战机,无法携带太多弹药或燃油;但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能让飞机满油满弹起飞,大幅提升作战半径和持续作战能力。更重要的是,电磁弹射能支持更多类型的舰载机,比如预警机、反潜机、电子战机的起飞,这些在滑跃航母上是起不来的。也就是说,福建舰不只是“航母更强”,而是让中国海军的整个航空作战体系都升级了。如果说辽宁舰让中国“有了航母”,山东舰让中国自己“会造会用航母”,那福建舰,就是让中国“真正拥有一支航母战斗群”。
再看一个细节。
![]()
福建舰的飞行甲板采用全平直布局,取消了前端的上翘跳板。舰岛更小、雷达更先进、甲板利用率更高。换句话说,同样的舰体面积,它能搭载更多的舰载机。根据推测,福建舰满载排水量超过8万吨,舰载机数量可达到60架左右,其中包括新一代隐身舰载机歼-35。而这歼-35是另一大看点,被认为是“美国F-35C的直接对手”。它采用双发设计,兼顾隐身、航程和机动性。加上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歼-35能携带更多燃料和武器,在远海作战时拥有更强的突防能力。
而空警-600的登舰,更是质的突破。它是中国首款舰载预警机,能在空中指挥战斗、发现敌机、协调舰队作战。以往中国航母只能依靠岸基预警机,现在福建舰实现了真正的“海上独立作战”。
也就是说,福建舰让中国第一次具备了完整的“航母作战体系”,战斗机、预警机、电子战机、反潜机,一个都不少。
![]()
从另一个角度看,福建舰也代表了中国造船工业的最高水平。这艘航母从设计、建造到系统集成都由中国完全自主完成,没有任何外国技术援助。电磁弹射系统、综合电力系统、舰载机配套训练体系,都是国产研发。在全球范围内,能独立造出这种航母的国家,除了中国,美国算是一个吧。
有意思的是,福建舰的正式服役时间,也被网上一些人视为“中美海上力量对比”的一个新节点。美国目前在役的核动力航母共有11艘,但大部分为尼米兹级老舰,平均服役时间超过30年。只有最新服役的福特号采用电磁弹射系统,但却一直没有完全调试完成。而中国在第三艘航母上,就直接跨越了电磁弹射这个技术门槛。这说明中国的航母建设路线是极具战略前瞻性的。不是盲目追求数量,而是每一艘都在“质”的层面上实现跨越。福建舰的出现,也让亚太海上格局发生微妙变化。中国海军力量的活动范围将不再局限于近海,而是可以常态化具备覆盖整个第一岛链、甚至远洋的能力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