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小偷的“潜规则”:中国人的手机,碰了就是亏
欧洲小偷圈流传着个黑色幽默:中国游客的钱包能偷,手机绝不能碰。不是小偷讲道义,而是这买卖风险太高,纯属吃力不讨好。
![]()
巴黎地铁、罗马车站、巴塞罗那大道这些小偷聚集地,早就摸清了中国游客的出行模式。移动支付普及后,大家钱包里只剩零钱,真金白银全在手机里。
![]()
可小偷不傻,偷手机纯属自找麻烦——华为等手机的离线定位、关机需密码功能,丢了能实时追踪、远程锁机,想刷机都难;微信、支付宝的指纹、人脸解锁,就算拿到手机也盗刷不了分文。
![]()
更关键的是中国游客的防盗意识,手机要么攥在手里,要么挂着防盗链,贴身存放比钱包谨慎多了。小偷费半天劲偷个“砖头”,还可能被定位追踪抓现行,反观偷钱包,现金到手就能花,风险低收益快,傻子才选前者。
![]()
这哪是什么“规矩”,分明是科技和警觉心给小偷立的规矩。中国游客用移动支付改变了消费习惯,用手机防盗功能筑牢了安全屏障,无意间让手机成了欧洲街头的“安全禁区”。
![]()
不过别大意,钱包、背包仍是小偷目标。这现象也透着现实:小偷只算风险收益,所谓安全从不是别人施舍,而是自己用科技和警惕心挣来的。下次去欧洲,手机放心拿在手里,钱包可得捂紧了——毕竟小偷的“底线”,从来都是利益说了算。
亲爱的朋友们,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期待你的参与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