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浪潮掀起,各大电商平台促销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不法电诈分子也已经盯上网购人群。11月9日,太原警方向社会发布“双11”反诈预警,近期,一种结合“售后理赔”与“刷单返利”的新型诈骗模式悄然出现,骗子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品,等待消费者主动联系。随后,他们以“售后理赔”为由引导消费者扫描私人二维码、添加微信,脱离平台监管后实施诈骗。
在此类骗局背后,一名被判缓刑的网购诈骗案“客服”谢某,也在法庭上道出了自己如何用一通电话骗走受害人40余万元的全过程。
1 7元搅蒜机如何“搅走”5万元?
根据警方最新掌握的情况,区别往年,今年骗子不再单纯发短信或打电话,而是通过电商平台真开店、真发货,引诱消费者上当。
在警方通报的案例中,外省的受害人张女士在某平台直播间花7元购买了一台电动搅蒜器。收到货后,她发现机器是坏的,随即联系商家售后。商家态度特别好,表示不小心弄错了,愿意补发一个新的。
“这个时候对方提出加微信,能实时监测物品发送的过程。”添加微信后,客服将张女士拉入所谓“商家群”,声称“群内有刷单任务,帮店铺提升成交量就能赚佣金”。起初,张女士扫码充值了几笔小额资金,对方都连本带利返还了,她赚了100多元。随后对方推荐了一笔500多元的大单,张女士充值后,对方突然声称她“做错了”,刷单前没有加备注。
为找回500多元,张女士又按要求支付了1000元,可“错误”却接连不断。她先后累计投入5万多元,向儿子说明情况后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随即报警。
另一类诈骗手法则利用快递短信实施诈骗。受害人王女士收到一条陌生手机号发来的短信,内容为“快递已放家门口,有疑问请拨打电话”。王女士在家门口未找到快递,便回拨了电话,从而落入陷阱。对方称快递是一个赠送的保单,而王女士并没有开通过。此后,骗子教受害人找到微信中的“百万保障保单”,并称从现在起每月要扣800元,当晚8点就要开始扣费。
听到扣费,王女士慌了神,急忙询问如何取消。对方随即发来链接,让她下载一个软件,可以通过软件的屏幕共享功能,远程指导关闭扣费服务。在此后的操作中,对方声称要关闭保险,就必须把所有银行卡的免密支付先关闭,否则会自动扣费,还要求王女士将多张银行卡的钱都转到了一张银行卡内。
完成上述步骤后,王女士的手机突然黑屏,待几分钟后屏幕再次恢复正常,随后,她便收到了20多万元存款被转走的银行短信提醒。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一旦发现被骗,尤其是手机被远程控制或出现黑屏的情况,要立即采取行动。若手机被远程控制或出现黑屏,是无法关机的,此时要赶紧把手机卡拔出来,如果连着家里Wi-Fi,先关闭Wi-Fi,这样对方就不能操作我们的手机了。
2 骗子自白:我是如何用一通电话骗走40万元的
人物介绍:谢某,一起网购诈骗案的“客服”人员。在她的助力下,骗子成功对多名受害人实施电信诈骗,法院认为其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到案后,谢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构成坦白,并当庭自愿认罪,主动退缴违法所得12520元。法院结合司法机关的调查评估意见,可对其依法适用缓刑。近日,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谢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以下为谢某自白:
大家好,我是谢某。此刻,站在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的被告席上,我终于能冷静地回想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通过“客服电话”,我参与了导致他人损失40多万元的网购骗局。
一切始于2023年2月。当时我在网络兼职群里接触到一种“轻松赚钱”的机会,只需要按照提供的脚本打电话,冒充知名网购平台客服,就能获得丰厚报酬。
“您好,我是某网购平台商家,鉴于您的信誉较好,给您送个礼品。”这是我拨打给西安刘女士的第一个电话,也是她陷入骗局的开端。
我记得那天使用的是显示为忻府区的号码。当听到刘女士相信了我的说辞时,我内心甚至有一丝窃喜。我完全没想过,电话那头的她,会因为这通电话,最终失去40余万元。
几天后,我的同伙从山东临沂再次联系刘女士。我们的套路很清晰:先以小利获取信任,15元红包、空气炸锅的承诺、3.88元红包等这些都是诱饵。
我亲眼看着她在我们设计的流程中一步步深入:从简单的反馈收货情况领红包,到进群做“搜索店铺”任务获得2.88元红包,再到下载我们指定的APP领取13.88元奖励。
人性就是这样,尝到甜头后,很少有人能及时抽身。刘女士也如此,她以为找到了生财之道,实际上正坠入我们精心布置的陷阱。
接下来就是标准的“刷单”骗局升级版。我们安排“助理-梦瑶”引导她进入所谓的“商家公益账号”,再由“郑老师”指导她进行“订单匹配”。从最初的3000元,到5万元,再到12万元,当她满怀期待等待返利时,我们告诉她操作错误导致账户冻结,需要30万元解冻。
当她毫不犹豫地充值了30万元后,我们又以“资金不够修复数据”为由要求再转50万元。那一刻,她终于醒悟了。但为时已晚,就像捕兽夹终于合拢,她的40多万元已经转入我们的账户。
除了刘女士,我还用同样的方式欺骗了何某,他损失了5000元。那段时间,我通过“泡泡”APP和“电报”接收指令,总共非法获利12519.5元。现在回想,这些钱背后是别人辛苦积攒的财富,是他们的信任被践踏。
不久前,法官宣判我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一万元时,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严重性。
我想告诉大家,诈骗分子就是利用人们贪图小利的心理,通过前期的小恩小惠建立信任,最终目标是你的本金。那些所谓的“刷单”“做单”,不过是精心设计的骗局。如果你接到类似“送礼品”“领红包”的客服电话,请务必保持警惕;如果对方要求你下载不明APP、进行转账操作,那几乎可以确定是诈骗。
现在的我,虽然获得了缓刑的机会,但内心的愧疚将伴随我一生。我选择说出自己的经历,希望以此警示更多人:网络诱惑丛生,请时刻保持清醒,不要因心存侥幸而陷入骗局,最终钱财尽失。
记住,真正的赚钱之道,永远不会如此轻松。
3 识别骗局套路 熟记“灵魂三问”
警方介绍了几种骗局套路。
第一类:网购退款理赔类骗局套路。此类骗局的套路,一般分为四个步骤:首先,诈骗分子在平台开设网店,售卖日常商品。随后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投诉或主动联系消费者进行赔偿。接着以“售后理赔”为由,引导消费者扫描私人二维码、添加微信,脱离平台监管。最后通过“刷单返利”等利诱手段,以及“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恐吓方式,诱骗转账。
第二类:快递异常类诈骗套路。结合“快递异常+百万保障扣费+屏幕共享”的新型诈骗,近期已出现多起案例。不久前,太原的王女士接到自称快递客服的电话,称她的快递异常签收,并提供了“快递员”的电话号码。王女士联系后,对方自称是“抖音客服”,告知她开通了抖音会员,快递里面是会员合同书和缴费通知单,并称开通后每月会自动扣费800元。为了取消所谓的会员,王女士按照对方提示下载了一款App,并点击了“点击这里访问关闭”的链接。随后,“抖音客服”让王女士将手机放在一边,并通过远程操作转走其卡内资金40.6万元。此类骗局中,诈骗分子以广撒网的方式发送短信,以“快递已放家门口,如有问题拨打电话”等措辞为诱饵。部分被害人发现没有快递时,会回拨短信上的预留电话,从而落入陷阱。诈骗分子谎称已开通“百万保障电子服务”,如不关闭将自动扣费,并编造一个扣款时限来制造紧张氛围。最后,以“远程协助取消扣费”为名,诱导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涉诈木马软件,趁机获取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关键信息,或直接远程操控被害人手机完成转账。
第三类:网购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骗局。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订单详情后,会精准报出商品型号、收货地址等信息,让你放下戒心。随后,引导你点击“官方理赔”链接,要求填写银行卡号和验证码。
除识别套路外,还有个“灵魂三问”,即接到可疑的“客服”电话时,请在心中默念:他说的这些问题,为什么我在官方App里看不到通知?为什么一个“客服”会如此关心我的资金安全,甚至教我如何贷款、转账?如果是正规的操作流程,为何非要我离开平台私下操作?问完这三个问题,骗子的狐狸尾巴也就露出来了。
来源:山西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