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兰圈
曾几何时皮奥利在媒体关于防守问题的质疑时,避而不谈,说出过“只要比对手多进一球就足够”的言论。本场比赛之前,面对“如何改善防守”的类似问题,阿莱格里说的是——“若赛季失50球,需进150球才能进前四,这是数学问题。”
得失球要求是3:1,强调防守重要的同时似乎也比皮奥利的“多一球”要更进取一些,但这个比例总觉得有点高要求,不过看完这场领先两球最终被追成2:2的比赛,球迷该对阿莱格里的想法有更直观的体验了。
夏季转会窗帕尔马失血非常严重,主教练齐沃和主力中锋博尼跳槽国米,新星莱奥尼远走英伦,中场核心索姆去了紫百合,锋线大腿丹尼斯曼转会埃因霍温,于是前十轮1胜4平5负深陷降级区,只打进5球。
面对这样一个对手,米兰在前25分钟就由萨勒马克尔斯上演表演秀完成2:0领先。

除了个人秀进球以外,莫德里奇的拦截加直塞就能引领一次潜在的极具威胁的攻势,但无奈作为“二传手”的十号传了一脚“臭球”。

哪怕没有支点,米兰也能拿到二点,随后打出阿莱格里非常希望看到的插上型中场的连线,但里奇缺乏“相匹配的对抗强度(赛前阿莱格里特别强调)”无法延续进攻。
然后就可以开始欣赏帕尔马极具威胁的“手榴弹战术”了。
使用这个“战术”有很大因素是帕尔马的整体实力偏弱,无法系统打出威胁,但这场比赛却恰好非常实用,其中最大受益者是帕尔马的队长——德尔普拉托。
![]()
37:57,约等于角球位置的边线球发出后立刻传中,中路加比亚和德温特已经对位盯防,但帕夫洛维奇防守判断还是出现失误,后上的德尔普拉托抢到落点完成攻门。

52:40,手榴弹战术,德尔普拉托从帕夫洛维奇身后杀出转身扫射。前点争夺如何就不说,需要注意初始对位的是里奇。
![]()
56:00,手榴弹战术×2,这次德尔普拉托甩开的是萨勒马克尔斯。

随后小禁区线高难度甩头偏出。
![]()
最终61:10,德尔普拉托完成了扳平进球。依然是源自边线球砸出,埃斯图皮尼安被突破,而进球者就是在弗法纳眼前轻松杀入。

包括80分钟这次任意球机会,前点完成干扰的还是德尔普拉托。
帕尔马的“手榴弹”相当有用,但米兰防守的核心问题还是漏人。

57:00,赛前上了米兰绯闻引援名单的帕尔马9号佩莱格里诺顶着弗法纳的骚扰持续推进,禁区中路没有机会分到无人看守的边路,打进1球的帕尔马10号伯纳贝却没有以几乎相同的模式再次破门。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空间?埃斯图皮尼安已经收进中路了,再把时间回调大概3秒之前——
![]()
莱奥没办法拿住长传,而里奇已经早早跑到锋线位置,却回不来了。

再回看米兰的第一个丢球:对手在加速,埃斯图皮尼安在慢跑,最终没占到完全优势的防守身位去搏犯规。里奇一防二,伯纳贝随后完成了一记苏索式的世界波。刚伤愈不假,欠缺判断和积极性也是事实,但最初的疑问点又在浮现:埃斯图皮尼安是否因为以前的脚踝伤病和这次疑似复发已经完全丧失速度,或者不敢跑了?
大哥不说二哥,两个人算互坑了一回,却是不同的结果。

60:48,帕尔马边路传中,佩莱格里诺争顶的高飘球虽然打在立柱上,但运气成分不小。然后可以留意一下帕尔马中场索伦森是如何遛进小禁区的呢?
比赛回到平局后,米兰才算如梦初醒,标志点是普利西奇的上场。

普利西奇上场前,莱奥已经斜线接应拿球,但“另一个前锋”奇克却没有选择冲刺压进禁区,另一个攻击手萨勒马克尔斯在横移,等到莱奥转身扫传,只有远端帕夫洛维奇在加速冲进后点。

普利西奇上场后,总算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及时”前插了。
60分钟被追平,但还有30分钟时间,米兰也的确在这个时间段重新掀起进攻高潮并数次无限接近进球,但却无力改写比分。
和以往的比赛一样,“如果把握到机会就能拉开比分或者锁定胜局了”,“如果打进那个单刀就不至于丢掉两分了”……似乎只要宣扬错失进球机会的遗憾,就能证明米兰比对手更应该取胜。但是否该想一想,对手何尝没有错失了一大把机会?
丟50球,就得进150球。阿莱格里对防守的信心如何?阿莱格里对中场插上进攻的执拗如何?阿莱格里想要哪种中锋的执念如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