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这一处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美丽又富饶的岛屿,虽然历经风雨,与祖国母亲都是血脉相连,自古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从三国时候万人船队的首次远征台湾,到近代抗战胜利后万众欢呼的台湾光复,一共经历了八次收复台湾的壮丽史诗,这段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对领土完整的执着追求。
![]()
今天,本文笔者就梳理史料,重温中国华夏先民开拓台湾、经营台湾,并且其被外部势力侵占时后,一次次将其收复的壮丽史诗。
一 开疆拓土:东吴万人船队,首抵台湾创壮举”
公元230年,中国处在三国时代,东吴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一万余官兵“浮海求夷洲及澶州”,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
当时,孙权将军派出的船队,从东治(今天厦门)启航,横渡台湾海峡,在台南一带登陆。
卫温的官兵虽然才一万水师横渡海峡,但在当时航海技术有限的条件下,堪称壮举。
![]()
孙权派卫温将军的远征,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台湾纳入中原政权视野。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记载“得夷洲数千人还”,这是海峡官方联系的最早铁证。同时,《三国志》还记载,卫温部队在台湾 “得夷洲数千人还”,就是带回数千土著居民。这是大陆政权首次对台湾实施官方行动,直接证明了台湾与大陆的早期联系。
吴国孙权壮举这一次跨越海峡,出征台湾的壮举,展现了东吴海上水军的实力,开启了中原王朝对台湾直接管辖的历史。
二、隋朝东征:陈棱挥师,击溃岛夷的势力
公元 609 年,中国处在隋朝,隋炀帝杨广三次征讨流求(台湾)。前两次。隋炀帝命令虎贲郎将——陈棱“率万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台湾古称)”。在公元610年第三次出征时,大将朱宽、陈棱率军登陆,与台湾土著部落—土王欢斯部落进行了激烈交战,“虏其男女数千人而归”。
![]()
隋炀帝派大将第三次出征,以武力震慑了台湾岛上的割据势力,彰显了隋朝对台湾主权的宣示,也为后世中央政权经营台湾埋下伏笔。
三 屯兵海疆:南宋水师驻澎湖,中央管辖成体系
公元 1171 年,南宋乾道七年,为了防御海寇,南宋朝廷派水师万余人,征伐澎湖及台湾岛周边。击退台湾岛的土著人之后,泉州知府汪大猷在澎湖筑屋建屋200间,派兵驻守,首次实现中央政府在台驻军,将台湾纳入东南海防体系,进一步强化了对台湾的实际管辖。
四 元朝攻台:高兴水师,一月定宝岛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291年,元世祖忽必烈派蒙古将领——高兴率水师1.5万人、战船数百艘攻占台湾,并且命令“数月一举拿下”。
![]()
通过三次征伐和两次治理,元朝在在澎湖设立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同安县,首次对台湾海峡地区实施行政管辖,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台湾设立行政机构(类似县级机构),归福建泉州管辖。
这是中央政府逐步将台湾纳入中国行政体系管辖体系的努力,为明清时期的管辖奠定基础,也是台湾首次被纳入中国省级行政版图的关键一步,标志台湾正式纳入中国行政体系。
五 明朝靖海:沈有容驱倭,台湾百姓夹道欢迎
当历史车轮到了明朝中期,日本的倭寇在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骚扰,公元 1602 年(明朝时期)明朝著名将领——福建都司沈有容,为剿灭逃至台湾海域的倭寇,率领水师进入台湾,全部歼灭了台湾境内的倭寇,台湾百姓也壶浆箪食以迎王师,感谢明朝军队维护了台湾的治安和安宁。
![]()
沈有容的驱倭行动,维护了东南海疆安宁,以至于在今天的澎湖列岛上竖立“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碑”。同时,明朝的军事行动,给西方殖民者威慑的作用,迫使荷兰殖民者推迟20年侵台计划。
六 民族英雄:郑成功血战热兰遮,终结38年殖民史
1624年,荷兰殖民者在东亚殖民扩张,以经商为名占据台湾,筑城扩张,殖民统治了台湾三十八年,把台湾经营为荷兰在东亚的通商贸易据点。
在三十八年后的清初,在东南沿海从事反清事业失败的郑成功,以“恢复中华”为旗帜,1661年,郑成功率2.5万将士、350余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东征,横渡台湾海峡。经过8个月围困与激战,以火炮轰破荷兰殖民者的热兰遮城,迫使荷兰总督揆一在1662年2月1日宣告投降,结束了荷兰对台湾长达 38 年的殖民统治。
![]()
郑成功收复台湾,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复领土的壮举,使台湾重新回到中国人的统治之下,可谓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本人也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收复台湾的郑成功,与他的子孙在台湾建立了反清复明的明郑政权。同时,在台湾设立承天府,分设天兴、万年两县,推广屯田制,引入先进农具,开办学校,发展海上贸易,为台湾奠定汉文化基础,推动了台湾与大陆中原汉族文化的融合,开启了台湾作为汉人社会的新纪元。
七 施琅平台:清军入岛,康熙实现大一统
郑成功去世之后,他的子孙在台湾建立明郑政权,欲寻求独立,成为朝鲜一样的“藩属国”。为了平定明郑政权的叛乱,寻求国家统一。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领2万水师,200余艘战船奔袭澎湖,经过七天昼夜的激战后,击沉敌船159艘,歼敌1.2万人。
经过澎湖海战之后,明郑政权的郑克塽见大势已去,于7月27日宣告投降,清朝实现了台湾回归,使台湾正式归为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
施琅虽然与郑成功有杀父之仇恨,部下劝他屠城报仇。但施琅却直言“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还亲赴郑成功庙祭拜,厚待降兵,台湾百姓牵羊担酒迎王师,证明了台湾民众对回归大陆的归心!
清朝统一台湾之后,在台湾设府、县、巡道,隶属于福建省管辖。1684年,清朝朝廷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派1万军队驻守,正式将台湾纳入版图。所以说,施琅的胜利不仅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更是巩固清朝在东南沿海一带的统治。
![]()
八 抗战胜利:驱逐日寇,宝岛回归祖国怀抱
晚清时候甲午战争大清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五十年。
被日本的50 年殖民中,台湾同胞从未屈服,一直从事反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如在雾社事件中,台湾赛德克族勇士以刀枪对抗日军枪炮,临死前高唱《义勇军进行曲》,都是反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斗志!
经过中国民众的抗争,抗日战争时候,1943年中国政府和英苏美盟国发布的《开罗宣言》,以及1945年《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如“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这是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实现领土回归的里程碑事件。
伴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 年 8 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终于结束了长达 50 年的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
1945年10月25日,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在台北公会堂接受日军投降,宣告“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入中国版图”。
这一场受降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台湾结束了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结语:八次征程——统一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主题
从三国到抗战,中国历史上八次收复台湾的历程,从东吴卫温的战船到抗战的烽火,八次对台湾的收复,从来不是征服,却是让台湾“回家”,就是回归祖国大陆,更验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不是历史选择题,却是铁打的事实。
![]()
当历史车轮到了二十一世纪,台湾回归,海峡统一大业,乃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我们期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