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径予放行,一项事关千万家外贸企业的通关便利化政策。众多不涉及许可证件管理、不涉及检验检疫的进口货物,企业无需提交完整报关单,相关货物就可在海关“一线”高效通关。
一张进口货物报关单,企业曾需详细填写每一条品名,细化到包装种类、原产地证明等,最多可涉及两三百项数据。如今,享受“径予放行”政策的企业,一般只需填9项栏目。
对于企业而言,这是从“一天”到“最快30秒”的通关提速;对上海海关所属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而言,这是一个系统、流程再造的过程。2020年,全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设立不久,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就接到了一项“硬任务”——落地“径予放行”这项在国内无先例可循的监管创新政策。
彼时正值初春,乍暖还寒。
五年后的盛夏,“数字综保区”发布仪式现场,展示屏上弹出了功能完备的监管系统界面。“径予放行”政策已扩大至外港、浦东机场口岸适用,而基于该政策创新的“一码贯穿”实现了企业出口提车时间从3天压缩至2小时的速度……创新政策真正转化成了企业切实享受的通关便利。
“改革创新是一个压力传导的过程,总要有人探路成为‘先行者’。”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科长沈烨这样解释“实干”之义,“我们在守国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通过制度创新、流程优化、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真正赋能外贸发展。”
![]()
攻坚 “径予放行”,让政策从纸面落到实处
那些日子,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的灯常亮至深夜。
“径予放行”涉及“申报、查验、放行”全流程,每个流程又对应不同的环节。“比如卡口抬杆,过去凭报关单放行,现在企业凭新系统‘自我证明’,信息如何对接?”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副科长沈晓君解释,团队细致拆分出20多个关键节点后,每人认领负责板块,逐一排查潜在堵点。
电脑前,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操作细则、反复推演,针对不同货物类型、不同通关场景,一点点抠单据规范、定数据对接标准。每一个细节的敲定,都经过多轮讨论与反复测试。
上海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春雷工作室负责人朱春雷,作为企业代表参与了新政策的压力测试。“这与自上而下推动的‘单一窗口’制度创新不同,‘径予放行’能否走通,是海关与我们企业一道一步步摸索出来的。”朱春雷回忆,压力测试不是模拟场景,是真正拿一票货走一遍,看哪个环节堵了。“每个环节都有海关关员盯着,双休日他们也不休息。哪里有问题,马上联系相关科室当场解决,确保不耽误测试货物。”她说。
测试完成后,朱春雷感叹:“原来未来,通关可以这么简单。”
历经两个月,首条“径予放行”快速通道顺利建成。2020年5月洋山特综区挂牌当天,首批适用政策的货物以常规通关三分之一的时间顺利入区。
攻坚克难,团队攒了整整一叠工作笔记。经二十多双手反复翻页,每本笔记的边角都微微卷边。其中一本纸页泛黄,写着科室负责人制定的“小目标”——“让创新政策真正落地为企业红利”。
![]()
攻克“一码贯穿”,破解大批量车辆通关难题
基于“径予放行”政策,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创新了“一码贯穿”。所谓“一码”指的是二维码或条形码,相当于汽车的身份证。
“汽车过关,有的开进综保区,有的放在板车上进入,那么这些车还没有上牌,关员也没有办法当场识别集装箱号,那么怎么实现快速通关?我们想到了汽车的特殊性,每辆车都有一颗全球技术统一的标识——RFID芯片。于是我们设计了‘VIN码绑定RFID芯片’方案,也就是‘一码贯穿’。”沈烨解释。
为何要快速通行?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临港码头运营部科经理龚亮说:“如果不够快,我们就会来不及赶船。装满3000台车话,估计要三天起,但船只等一两天。有了‘一码贯穿’,我们通行只要两小时。”
有时候,创新是企业“倒逼”的结果。2022年夏,团队发现企业普遍面临“进口汽车滞留超3天”“物流成本占比15%以上”等痛点。尽管法拉利跑车个案试点已成功,但推广至大批量车辆仍极具挑战。
于是,团队开启了“连轴转”。
有人主动申请驻点卡口,顶着烈日蹲守在现场,一遍遍调试数据接口;有人牵头对接车企,耐心收集20 多家企业的需求,协调统一数据格式。核心攻坚组则集中精力,在办公室反复测试平台兼容性。
洋山海关综合业务三科科员许悦涵回忆,那段时间,通勤途中的地铁上,全是讨论工作的通话。
连续三周后,“VIN码绑定RFID芯片”方案落地,车辆验放“一码贯穿”得以实现。2022年底,企业提车时间从原来的3天压缩至2小时,全年经监管的保税中转车辆更是突破3000辆。
“‘一码贯穿’提升了效率,也增强了我们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汽车品牌将航线放到这里。”上海临港产业区港口发展有限公司物流业务部副经理陈坚告诉记者。
今年前10个月,洋山海关累计监管汽车出口突破51.6万辆,同比增长37.5%,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57.6%,监管汽车保税中转车辆9万车次,同比增长0.43%。
从首票货物落地,到逐步实现木质包装检疫试点、进一步扩大至南港口岸等多次突破,“径予放行” 已成为洋山特综区的创新名片。今年前9个月,洋山特综区进出口额达2906亿元,较2021年全年增长124%。“现在每一项突破,都是我们科室拧成一股绳,和企业一起啃出来的硬骨头。”
原标题:《9项栏目如何撬动2906亿元外贸流量?》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刘力源
来源:作者:文汇报 苏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