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从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学,到第一次悄悄喜欢上班里的某个同学……我们的心里既甜蜜又隐隐担心。
等他真的到了要成家的年纪,我们更是整夜睡不着:怕他光看外表,怕她只图感动。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选错了,痛苦的不只是孩子,可能是整个家庭。
那我们该怎么用最简单的话,告诉孩子什么样的人才值得托付?
![]()
其实只要说这一句:“别急着看房看车,先看对方是不是真的‘成人’了。”
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谁不是成年人才能结婚?”
但这里说的“成人”,不只是年龄到了,更是心理和能力上“立得住”。
多少人三四十岁了,做事还像个孩子:一吵架就冷战,一遇事就找妈,工资不高却抱怨不停,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
你愿意自己孩子跟这样一个“没长大”的人过一辈子吗?
当然不愿意。
真正的“成人”,看两方面:
- 能自己挣钱,也能管好钱;
- 能自己思考,也能做决定。
![]()
能挣钱,更要能管钱
经济独立,不是非要赚多少,而是能不依赖父母、不拖累伴侣,稳稳地撑起一个家。
我老家有个亲戚,女儿结婚两年就离了。当初觉得男方老实可靠,结果婚后才发现,他每个月的工资,一半交给父母,一半自己花掉,家用基本不管。女方一开始还垫着,后来要买房,男方直接说:“我没钱,你们家出吧。”
这还不算,离婚时才发现,他偷偷在网上借了不少消费贷,女方被迫一起还债,…
一段婚姻里,如果钱的事上不同心,整天你瞒我、我怨你,再好的感情也会吵没了。
有主意,更要敢负责
精神独立,是说遇到事能自己拿主意,而不是什么都“等我问爸妈”。
邻居家儿子前段时间闹离婚,原因让人叹气:
妻子什么事都听娘家的。小到周末去哪玩,大到家里买什么家具、孩子上什么幼儿园,全要视频问妈妈。
一开始丈夫还忍,直到妻子说:“我妈说了,将来孩子跟她姓,反正你家也没表示。”
丈夫终于爆发:“是你跟我过,还是你妈跟我们过?”
感情里最累的,就是伴侣像个“传声筒”,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对小家的责任心。
![]()
成了家,小家庭就要排在第一位
不是说结婚就不管父母了,而是要分得清:哪个才是你今后最重要的家。
心理学常说:夫妻关系,应该大于原生家庭的关系。
两人一旦结婚,就是一个新的团队。
团队里的事,应该两个人商量着定——而不是永远把原生家庭的喜好、意见放在第一。
一旦顺序错了,家庭就会陷入拉扯、委屈和内耗,谁都过不舒坦。
所以,请一定告诉孩子:
“找结婚对象,可以不看相貌、收入、背景,但一定要看ta是不是真的‘长大了’:
能养活自己,也能对自己负责;
有自己主意,也更在乎你的感受。”
只有两个人都是真正成熟的“大人”,婚姻才不会变成“过家家”。
来都来了,喜欢的,记得先点赞❤️+收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