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这座“城市”日夜运转,背后是难以想象的精细与庞大。
光是“吃”这一项,就藏着无数门道。舰上几千名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口味各异,食堂得兼顾南北风味——东北的酸菜白肉锅、四川的回锅肉、广东的烧腊饭轮番上阵,连早餐都得备齐豆浆油条、包子稀饭,甚至还有现做的葱油饼。为了保证新鲜,冷链系统24小时运转,肉类、蔬菜从上岸到入库再到烹饪,全程精准控温,光每天消耗的食材就够填满好几辆卡车。有人算过账,顿顿丰盛可不是夸张,光是早餐的鸡蛋就得按数千个备,午餐的红烧排骨要炖上几十锅,赶上值勤轮岗,深夜的加餐还得热气腾腾,一天几十万的伙食费,花在这些守护海疆的战士身上,每一分都沉甸甸的。
除了“吃”,动力系统的消耗更是天文数字。辽宁舰的动力核心是蒸汽轮机,启动一次就得烧掉几十吨重油,巡航时的油耗更是按小时计算。而山东舰作为我国自主设计的航母,虽然在动力效率上有了提升,但要驱动六万吨的庞然大物在海上驰骋,每海里的成本都高得惊人。更别说舰载机的维护——歼-15的每一次起降,轮胎磨损、发动机损耗都得计入成本,光是日常检修的精密仪器,一套就价值不菲。
还有舰体的维护保养。海上的盐雾腐蚀性极强,甲板、雷达、武器系统每天都得仔细清洁、防锈,光是给舰身刷一次防腐漆,就得动用几十人的队伍忙上数周,所用的特种涂料每吨价格堪比黄金。舱内的管线更是复杂如迷宫,几千根电缆、上百个舱室,任何一处细微的故障都可能影响整体运转,维护团队得像绣花一样排查隐患,全年无休。
这还没算人员的培养成本。舰载机飞行员的训练堪称“刀尖上跳舞”,每一次模拟起降、实弹演练都耗资巨大;舰上的工程师、技师,个个都是精通多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周期长达数年。这些“软实力”的投入,比硬件消耗更难用金钱衡量。
难怪说航母是“大国重器”,它不仅是工业实力的象征,更是综合国力的试金石。小国养不起,不仅是因为缺钱,更是缺支撑这一切的工业体系、人才储备和后勤网络。山东舰每天七顿饭的烟火气,背后是一个国家的底气——能让这座“海上城市”持续运转的,从来不止是金钱,更是无数人的坚守与国力的托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