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
11月5日,日本自卫队员在秋田县设置用于捕熊的陷阱。 新华社发
2025年的秋天,日本列岛被一场罕见的“熊灾”笼罩。截至11月初,全国已累计发生超百起熊袭击人事件,造成13人死亡、170余人受伤,死亡人数较往年翻倍,创下2006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峰值。
从北海道的市区街道到东京近郊的居民区,从岐阜县白川乡世界遗产地的公交站到农村的田间地头,原本栖息于日本深山的棕熊与亚洲黑熊,正以惊人的频率闯入人类生活核心区,日本网友调侃“现在出门碰到熊的概率,比遇见初恋还高”,一场人与野生动物的生存博弈已然升级。
这场危机的蔓延速度远超想象。北海道砂川市曾在三天内记录22起熊袭击事件,市区入侵率同比飙升71%;秋田县作为重灾区,截至10月底已有52人受伤、4人遇难,JR汤泽站附近曾发生熊连伤4人后闯入民宅的惊险事件。更令人担忧的是,熊类的活动范围已突破传统山地界限:东京八王子市初中校园、大阪能势町便利店接连遭熊闯入,札幌市甚至出现熊爬楼、撬仓库偷米的行为。而福岛县的那只棕熊,钻进居民家的暖桌里不肯走,被发现时还把头埋在被炉里,活像个赖床的“宅家党”。
日本环境省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仅2025年度上半期,“熊出没”事件就发生了20792件,为近五年最高值。其中有66%的熊袭击事件发生在街道、农地等住宅集中区域,70%的袭击发生在人类居住区边缘,温泉设施、郊区超市、公交站都成了高危地带。
今年日本境内的熊之所以集体“进城”,直接导火索就是全球气候变暖:天热得睡不着,山里的山毛榉坚果又歉收,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熊群,只能下山蹭人类的“伙食”。日本东北森林管理局6日发布消息称,今年日本树生坚果(橡果、山毛榉果等)的主要产区青森、岩手、宫城、秋田、山形5县全部“严重歉收”,其中有的地区减产幅度高达80%以上,而这类果实占熊类冬眠前食谱的40%以上。北海道大学近期研究也发现,当地棕熊平均体重较往年下降15%,饥饿迫使它们延长活动时间、扩大觅食范围,甚至放弃对人类的警惕性。生态学家指出,当常规食物源枯竭时,熊类会尝试任何可获取的能量来源,包括人类食物残渣,这使得它们的攻击性较平时提升2.3倍。
而熊类数量的快速增长与生存空间的压缩形成的尖锐对立也是熊频繁侵入人类居住区的重要原因。日本自2004年开始强化实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后,熊类死亡率大幅下降40%,亚洲黑熊数量从2012年的1.5万头飙升至2023年的4.4万头,北海道棕熊数量也达到1.17万头,活动范围覆盖全国六成区域。与此同时,日本近十年经济林面积增加12%,人工林扩张侵占了熊类传统栖息地,而农村老龄化导致23%的耕地弃耕,这些废弃农田逐渐演替为森林,使森林与住宅的平均距离从2000年的1200米缩短至500米内,人熊活动区域重叠面积十年间扩大47%,人熊“生活圈”界线变得模糊。
此外,种群调控机制的缺失加剧了危机的蔓延。据统计,目前日本持枪狩猎执照持有者从1970年的近50万锐减至不足10万,其中六成具备狩猎能力的持照者已年过60岁,年轻人因高风险、低收入不愿涉足这一行业。更关键的是,猎人补贴严重不足,秋田县捕杀一头熊仅补贴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0元),北海道猎人单日基本薪酬仅8500日元(约合410元人民币),导致北海道猎人协会罢工三年,当地熊害激增4倍。
面对愈演愈烈的“熊灾”,日本政府与民间采取多种措施应对。“熊灾”最严重的秋田县率先推广防熊App实时更新熊出没轨迹,宫城县发放箱式陷阱、砍伐吸引熊的果树。部分地区防熊喷雾卖到断货,熊铃、熊哨成了出门标配,学校还给学生集体发放,走在路上丁零当啷,像移动的“防熊合唱团”。此外,日本政府于10月30日首次召开了“有关熊害对策等的相关阁僚会议”,提出了多项应对措施,放宽枪支管理规定,增加“紧急持枪狩猎制度”,在居民区发现熊时,地方政府可放宽猎枪使用限制。日本警察厅开始允许防暴警察用杀伤性更强的步枪射杀威胁人类安全的熊,日本防卫省也派出自卫队人员前往“熊灾”严重地区予以支援。
但这些措施仍显杯水车薪,传统驱熊手段已逐渐失效:熊铃不仅吓不退饥饿的熊,反而可能激怒它们;防熊围栏因成本攀升让多数农户难以承受;新规放宽猎熊后,多地猎人缺乏足够培训和装备;自卫队的支援也有明确局限,15名进驻秋田县的队员仅配备木枪、驱熊喷雾和捕兽网,不参与直接捕熊。有日本网友吐槽称,“这是去给熊大哥挠痒痒吗?”
专家普遍认为,解决“熊灾”不能仅依赖“捕杀”这一应急手段,需构建长效治理体系,核心在于重构人熊共存的生态格局。熊类数量恢复是日本长期坚持生态保护的成果,但过度繁衍、生态变化、社会结构转型与治理失位的共同作用又导致人熊矛盾激化,日本发生的“熊灾”早已超越单纯的“人兽冲突”,成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拷问。野生动物保护从来不是单纯的“放任增长”,而是需要精细化管理与前瞻性规划的系统工程,唯有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原标题:《日本“熊灾”有多严重,“出门碰到熊的概率比遇见初恋还高”?》
栏目主编:刘畅 文字编辑:刘佳雯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文汇报驻东京记者 丛云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