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在伦敦谈“中国已老、印度或赶超”,同月又在苏州表示“新方对中国保持繁荣有信心”,两句摆在一起,更像是在提醒我们:比较输赢不够,关键是看各自的增长逻辑
那天在塔姆研究会上,现场光线偏冷,李显龙说话不急不慢,他给出的判断很直接: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中国的中位数约39.59岁,印度大概28岁,往前看中国在2040年左右进入普遍老龄化,2050年老龄人口占比可能到三分之一,印度则没有这层负担,总量还会多出几亿
![]()
他的核心意思很清楚:年轻劳动力更足,创新和消费的火力就更可能被点旺
说白了,人口是底座,经济是盖在上面的房子
但只看年龄曲线去算未来的账,结论往往容易倾斜
印度近年增速在7%上下,亮眼没错,不过结构上更依赖服务和私人消费,工业化还没走到高台阶
中国的增长更多靠投资、基础设施和整套制造业能力,这两条路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不同,短板也不一样
换句话说,红利多不等于能把红利变现
有业内人士提到,印度的非正规就业占比超过八成,青年失业率高于16%,女性劳动参与率也偏低,年轻并不自动等于“可用、能用”
这不是指责,而是很现实的生产率问题
你把工厂的流水线和后台服务比一比,就能看出每一小时能创造多少东西的差距
![]()
我在苏州工业园区走过几次,午后咖啡店里常能听到工程师聊产线升级,桌上摊着BOM清单,键盘声密集
10月25日,李显龙在园区座谈会说,未来十年中新将一起抓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
这句话落地感很强,听起来不像遥远的大策略,更像“明天要上新设备”的计划
也许这就是他“伦敦说得尖、苏州说得稳”的背景——不同场合,强调点不一样
更扎心的是,“中等收入陷阱”几乎是亚洲发展对话的必考题
世界银行2006年提这个概念,就是提醒大家:人均从1000美元爬到4000–12000美元之间,很多国家卡在门槛前,成本比不过更便宜的对手,高端又拼不过头部玩家
泰国常被当作教科书案例,马来西亚也被不少分析认为有滑入的风险
印度现在人均约3000美元,刚刚迈进门槛
![]()
国际分析普遍指出它面临显著的陷阱风险
怎么办?
答案听起来并不花哨:把路修到生产率上,拉起高端产业的多元化,补上教育、技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
多位知情者反映,印度要在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本上“同时补课”,难度并不低
这不是看衰,而是承认复杂
人口是势,制度和技术是手,二者握得好不好,才是能不能稳住增长的关键
回到中国,数字给出另一种侧影
根据中国政府网发布的年度计划报告,2024年中国GDP约134.9万亿元,增速5%,三大产业分别增长3.5%、5.3%、5%
这意味着制造业的筋骨还在动,服务也在扩
![]()
全员劳动生产率17.4万元/人,实际增长4.9%,R&D经费投入约3.6万亿元、实际增长8%,这些投入就是在给未来的效率“加码”
有人会问,老龄化来了怎么办?
我的看法是,老龄化不是“停牌令”,而是倒逼我们把增长方式从“人多”的逻辑,转向“每个人更强”的逻辑
换个角度看李显龙的说法也有意义
新加坡长期讲务实外交
他强调中国崛起会重塑亚洲,同时也希望看到印度等力量形成平衡,这很符合新加坡“在大象之间走路”的习惯
立场并不神秘,关键是我们怎么拿到有用的信息,丢掉场合性的噪音
就像他在苏州补充的那句——“中国已经找到了成功的现代化道路,新方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也是他话语的另一半
![]()
现场感很重要
我记得在园区的一家小书店里,店主把“数字化转型”几本新书摆在显眼位置,旁边是一本讲制造业质量管理的旧书,封皮磨得发亮
这两摞书挨在一起,就是今天中国需要的组合:流程和算法、硬件和软件、老经验和新方法
人口结构的挑战会让我们更在意“如何把一小时的产出翻倍”,这背后是产业链、技术迭代、公共服务的细微而持久的改变
说白了,争论“谁会超过谁”,不如问“谁能把自己那盘棋下得更稳”
印度的年轻优势是真实的,中国的存量体系和创新投入也是真实的,未来十年,谁能把制度供给、基础设施、教育与产业升级串成一条完整因果链,谁就更有可能把增速变成质量
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每天的选择
企业是不是愿意投自动化,地方是不是愿意投公共服务,个人是不是愿意投技能学习——这些看似琐碎的决定,最后会变成宏观曲线上的弯
我也有个小担心:如果讨论被简化成“年龄=命运”,我们就容易忽视技术、治理和开放度这些可改变的变量
![]()
反过来讲
把争论拉回到生产率、产业组织与人力资本的提升,才有真正的意义
李显龙的两句话,一冷一暖
像是给了我们一面镜子:外界怎么看是其权利,我们怎么做是我们的答案
最后留个问题给自己也给读者:当老龄化成为共识,我们能不能把“每个人更强”的路径做细、做快、做出可见的红利?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被谁超过”就不再是唯一的焦点
焦点会转到我们如何用稳定的制度和持续的创新
把不确定的世界变成可把握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