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70岁的齐豫开了场演唱会,台下不乏年轻面孔,一首《橄榄树》,台上台下一起唱,还许多歌迷当场泪崩。她的风头早过,这位唱了四十年“都不算红”的老牌歌手,是怎么让人难以忘怀的?
![]()
先说她和三毛那段老故事,齐豫和三毛因做《回声》专辑有了交集,本来三毛准备让她唱些有点古典味道的歌,可那时期的齐豫和团队只想要大家熟悉的“撒哈拉流浪”调调。她们总叨扰三毛,要她把歌词写得再贴近流浪的形象。
三毛虽然温柔,骨子里倔强,却不怎么在乎外界要求,最终配合着重新创作,等专辑里的那首《今世》成型后,三毛坦白说听到第七遍眼泪就下来了。
原本谁也没想那么多,可这个后劲让齐豫一直觉得过意不去。这种对别人的体谅和内疚,跟她对音乐的态度一样,都是认真的。
![]()
再讲她舞台背后的那些心思,大家可能不知道,齐豫其实害怕上台被全场盯着,她宁可待在录音棚自己慢慢磨一首歌。舞台上的她每次都紧张,怕一唱错全场都知道,可她还偏要狠狠要求自己不能有一点瑕疵。
人家的歌单都是固定的,齐豫非要到不同城市唱点不一样的曲子,就想让每场观众都有独一份的感受。开演唱会前,她戒口戒得厉害,老早就不吃油腻和甜的东西,什么小饰品、披肩也都自己搭配,能省则省
![]()
说到《橄榄树》,当年她只是大学生,凑了点钱买把吉他,从草地一路唱到领奖台,她的父母怕她入错行,还是偷偷报名才有了出头的可能。而她完全没有想到一首歌竟能火这么久。
那会台湾正值民歌热,每个人都想唱点扎心的真话,《橄榄树》恰好说了大伙都想去远方的念头。那一嗓子唱下去,不少人都觉得,这是在唱自己心里的自由。。
![]()
等潮流一变,唱片业大洗牌,流量当道,齐豫不愿意跟风,她想唱自己的这股劲头打小带着。后来公司想把她包装成“唱歌机器”,让她配合炒作,她一瞪眼就不乐意了。
于是她宁愿半路退场,也不肯被市场推着走。这种倔脾气是从老师李泰祥那儿学来的,当年一首歌磨半年一年是常事,就是要做到心里有底,再慢慢带出来。所以她的歌,哪怕过了好多年还没人觉得过时。
![]()
回头来看,齐豫没靠流量、没追热点、没找噱头,但她唱的每一句都是真心。那些能留住人的歌,本就不在大嗓门、高技巧,而是那股彻头彻尾的认真劲和不愿将就的坚持。
七十岁还能台下台上一起唱,这不是谁给的光环,是几十年不变的底气撑起来的。有些歌和人之所以一直被人记住,是因为她们从不担心红不红,就靠着真心和故事,不声不响地站了一辈子舞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