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国际博弈的剧本真是越来越刺激了。前几天还跟中国称兄道弟的哈萨克斯坦,转头就在白宫签了份“卖身契”,国内最大的钨矿开采权,七成拱手让给了美国公司。
![]()
路透社和彭博社的报道连起来看,简直像一部商战大片:特朗普亲自下场,把中亚五国领导人请到白宫喝茶,转头就掏出一摞矿产合作协议。其中最扎眼的一笔,是美国私营矿业公司Cove Capital LLC,直接拿下了哈萨克斯坦两处核心钨矿70%的控股权。而此前,中企几乎已经摸到了合同的边儿。
一、钨,凭什么成了美国的“战略心病”?
普通人眼里的钨,可能只是灯泡里的一根丝。但在军工专家眼里,这玩意儿是实打实的“战争金属”,熔点3400℃、硬度堪比钻石,穿甲弹的弹芯、导弹发动机的喷管、战斗机涡轮叶片,缺了它都得趴窝。
全球80%以上的钨产量攥在中国手里。美国国防部这些年急得跳脚,报告写了又写,就一句话:中国要是卡了钨的脖子,美军工生产线就完了。所以特朗普这次亲自当“中介”,不是普通商业行为,是要在中国的主导供应链上撬开一道口子。
![]()
二、哈萨克斯坦的“中立”,终究敌不过白宫的筹码
说实话,托卡耶夫这步棋走得憋屈,但不算意外。哈萨克斯坦夹在中俄与西方之间,经济上靠中国(对华贸易占四成以上),政治上又不敢得罪美国。尤其俄乌冲突后,中亚成了美俄拉锯的新战场,特朗普见面就甩出选择题:“要西方的贷款和防务支持,还是继续在中俄身边打转?”
哈方最终低头,还搭上了42亿美元的铁路合同给美国公司。看似赚了短期利益,实则把战略资源的命脉交了出去。所谓“中立”,在强权博弈里从来都是奢侈品。
三、美国正在全球打一场“资源新冷战”
从智利的锂、刚果的钴,到哈萨克斯坦的钨,美国这几年挖矿的脚步快得离谱。嘴上喊着“供应链多元化”,手里干的却是把资源政治化的脏活。这次中亚五国峰会,特朗普直接摊牌:“我们要共建可靠供应链”,翻译成人话,就是“不能让中国继续捏着资源命脉”。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玩的是一整套组合拳:在哈萨克斯坦抢钨矿,在乌兹别克斯坦签稀土协议,还顺手用铁路合同绑住中亚的物流命脉。这架势是要把中亚矿藏打包带走。
![]()
四、中国的应对:不争一矿一城,而要夯实根基
有人担心中国在中亚吃了暗亏,但格局不妨打开点,美国能抢走矿山,却抢不走中国深耕多年的地缘网络。中欧班列每年轰隆隆穿过哈萨克斯坦,中亚的油气管道、基建项目、数字丝绸之路,早就像血管一样长在了这片土地上。
历史早就证明:资源今天可以归你,明天可以归他,但互通互联的体系一旦扎根,就不是外力能轻易拆解的。中国现在要做的,不是计较一时得失,而是继续把中亚的公路、铁路、电网、5G网络织成一张大网。等到中亚国家发现,离开中国的体系连货都运不出去的时候,矿山姓“美”还是姓“中”,还重要吗?
![]()
美国拿下哈萨克斯坦的钨矿,像极了赌桌上抢到一把好牌。但真正的玩家都清楚,这场游戏的底牌,从来不在矿山手里,而在谁制定规则、谁掌控通道。中国若继续把陆权通道攥紧,美国搬再多的矿,也不过是给全球供应链多绕了几道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