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小六
内娱明星、奥运冠军、就连央视主持人都没能逃过!
这事说出来,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更离谱的是,居然骗了这么多人!
而这场“数字骗局”,就藏在我们每天不离手的手机屏幕里!
所幸现在国家终于重拳出击,整治乱象,大家真的得提高警惕……
![]()
从明星到冠军,一个都没放过
让娱乐圈大咖、体育健将乃至权威媒体主持人纷纷中招的,正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AI合成技术。
当大众还在争论“AI是否会取代人类”的时候,这些伪造内容早已悄然掀起波澜,搅乱了不少家庭的生活节奏。
温峥嵘成了这波AI仿冒潮中最受伤的一位,本月集中爆发的虚假账号让她几近崩溃。
早在4月,网络上就出现了模仿她的账号,但到了11月,情况彻底失控。
![]()
多个直播间利用AI技术复刻她的面容与声线,打着她的名义推销商品,其中不少连正规生产厂家都查无记录。
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些账号变换发型妆容,话术却如出一辙,不明真相的观众误以为是她本人运营多个平台。
她的团队一天之内投诉超过50个尚未开播的假冒账号,成功叫停20场正在直播的活动,可即便发出律师函,新账号仍像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
![]()
11月5日当天,温峥嵘连续开启三场主题为“我是真的温峥嵘”的直播,亲自澄清事实,甚至透露自己曾被AI直播间拉黑无法进入。
你说荒唐不荒唐?真正的当事人还得自证“我就是我”。
![]()
更委屈的是,温峥嵘本人带货一向严谨,只选有资质的品牌合作,而这些AI账号却用她的脸兜售劣质产品,严重损害其声誉。
后来调查发现,所有用于伪造的素材均来自她过往公开直播的视频片段。
靳东则是AI诈骗长期受害的典型代表,自2020年起便频频遭遇冒名事件。
![]()
当年江西一位阿姨被AI生成的“靳东”账号迷惑,对方不仅深情告白、求婚示爱,还谎称拍戏资金短缺,请求她帮忙筹款。
![]()
阿姨一度准备发起众筹,幸好银行工作人员察觉异常,及时报警才避免经济损失。
到了2023年9月,又有一位王先生的母亲被骗走20多万元。
犯罪团伙使用AI合成靳东的形象和语音,创建多个吸粉账号,随后以“生活困难”“急需援助”等理由诱导打赏或转账。
![]()
靳东对此极为愤怒,在2025年两会小组讨论中公开呼吁加强对AI滥用行为的监管。
更令人震惊的是,连年仅18岁的全红婵也未能幸免。
![]()
2025年8月,央视曝光有账号通过AI技术还原她的外貌特征,直播销售土鸡蛋和农家蜂蜜,并宣称“全红婵自家特产,品质保证”。
然而早在同年4月,全红婵家人已明确辟谣,表示她从未代言任何农产品。
![]()
除她之外,孙颖莎、王楚钦等国乒队员也被AI技术恶意仿冒。
运动员们辛苦训练为国争光,反倒成了某些人非法牟利的工具,实在令人心寒。
就连央视主持人李梓萌也没能躲过这一劫。
![]()
有账号利用AI模拟她的形象与声音,直播推广所谓“深海多烯鱼油”,吹嘘“包治百病,央视推荐”。
实际上该产品仅为普通糖果类食品,毫无医疗功效可言。
所幸北京市监局迅速介入调查,央视也第一时间发声澄清:李梓萌当时正忙于新节目筹备,从未参与直播带货。
![]()
刘晓庆也曾成为AI伪造的目标,许多网友初见“AI刘晓庆”时惊呼:“这也太像了!”
无论是面部轮廓、表情神态,还是语调节奏,几乎与真人无异,足见背后产业链的技术成熟度之高、危害范围之广。
![]()
国家平台齐出手
归根结底,AI仿冒之所以泛滥成灾,原因在于技术门槛极低、获利空间巨大。
在一些二手交易平台上,仅需30元即可购买人脸提取服务,还有专人提供AI视频代制作业务。卖家嘴上声称“不接违法订单”,所谓的“道德约束”实则形同虚设。
![]()
据知情人士透露,整个黑色产业链分工明确:上游有人专门通过爬虫技术搜集名人日常影像、声纹数据,甚至构建3D面部模型;
中游负责进行深度换脸、动作驱动及痕迹消除,以绕过平台审核机制;
下游则直接将这些伪造内容用于诈骗、直播带货或诱导粉丝打赏。
环环相扣,利益链条清晰,作案效率极高。
毕竟顶着公众人物的脸,天然具备信任背书,消费者极易放松戒备。
![]()
此前有落网团伙供述,采用AI冒充名人行骗的成功率,远超传统诈骗手段数倍之多。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与各大平台已开始联合行动。
在国家层面,李梓萌被仿冒案成为国内首例AI虚假广告刑事案件,涉案人员全部落网,相关AI冒用行为也被依法查处。
监管部门明确表态,将加快制定AI应用规范,完善技术治理体系。
![]()
近期更是密集出台政策,推动AI仿冒治理专项工作,明确提出严厉打击此类违法行为。
短视频平台于10月启动“仿冒名人宣传”专项整治行动,并于11月6日公布阶段性成果:
共处置违规账号1.1万个,下架违规商品6700余件。
同时引导真实创作者启用“阻止相同侵权内容传播”功能,实现对仿冒内容的快速拦截与防御。
![]()
针对温峥嵘遭遇的情况,平台特别采取紧急措施,中断仿冒账号直播进程,删除相关视频与商品链接,冻结交易资金,最大限度减少用户损失。
目前各平台均已升级AI合成内容识别系统,主播必须完成实名认证,审核流程也比以往更加严格。
在政策与技术双重护航下,相信AI直播造假的空间将被彻底压缩。
![]()
结语
AI仿冒问题,终于迎来了实质性整治。
温峥嵘、靳东等人承受的不白之冤,也该得到应有的回应。
科技本身并无善恶,关键在于使用者的目的。
期待未来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平台责任进一步压实,我们每个人也要增强辨别能力,共同守护清朗的数字环境,不让AI沦为欺骗的帮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