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错把张作霖的平台当自己本事,高估自己低估人性,结局惨得离谱

分享至

1925年11月22日深夜,直隶滦州。

郭松龄召开军事会议,当场枪决奉军大将姜登选,向全国通电反奉。

他身后,跟着7万奉军精锐——张作霖最能打的部队。

这些人原本是张作霖的心腹力量,此刻却掉转枪口,矛头直指沈阳。

荒唐透顶!

郭松龄,42岁,张学良的恩师,张作霖麾下的得力干将。

几天前,他还在关内替张作霖镇守要地。

眨眼间,他就自任东北国民军总司令,率大军杀回东北,要推翻曾经效忠的主子。

好家伙,这场兵变震惊了整个中国。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

从发动到失败,只用了32天。

1925年12月24日,郭松龄夫妇在新民县被奉军骑兵抓获。

次日,二人在辽中县老达房被枪决。

张作霖下令:尸体运回沈阳小河沿,暴尸三日。

结局惨得离谱。

一个深受器重的将领,握着老板给的兵权,用着老板的资源,最后却反咬一口。

简直了。



01

郭松龄这个人,不简单。

1883年生,沈阳人,23岁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

1917年南下投奔孙中山,在广东当过警卫军营长,受过民主思想熏陶。

护法运动失败后,他回到奉天,进了东三省讲武堂当教官。

巧不巧?

1919年,张学良在讲武堂读书,郭松龄是他的战术教官。

两人一见如故。

这一见,就埋下了后来那场荒唐兵变的种子。

郭松龄管教极严,从不宽容,但他自己也能做到和学员一样吃苦。

张学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才是真正的军人!」

1920年,张学良毕业,当上卫队旅旅长,立刻向老爹举荐郭松龄。

张作霖一看,这小子不错,任命郭松龄为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

从此,郭松龄开始了他在奉军的飞黄腾达。

02

郭松龄有多牛?

来,看战绩。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全线溃败。

唯独郭松龄指挥的部队,在山海关守住了,还打退了直军三倍兵力的进攻。

张作霖看傻了:这小子是个人才!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郭松龄任第三军副军长。

在关键的石门寨、黑山窑战斗中,他身先士卒,一举击溃直军主力。

——缴获步枪三四万支,机枪2000余挺,大炮200余门。

奉军大胜,郭松龄功劳第一。

战后,张学良升任京榆驻军司令,郭松龄任副司令。

但实际上呢?

军务全是郭松龄在管,张学良对他言听计从。

张学良常对外说:「我即是茂宸(郭松龄的字),茂宸即是我。」

奉军中都传:郭松龄是张学良的灵魂导师。

03

张作霖对郭松龄有多信任?

——奉军最好的武器装备,先可着郭松龄的部队挑。

——奉军最精锐的7万人马,交给郭松龄指挥。

——张学良的事,郭松龄全权负责。

张作霖曾对张学良说:「你是除了不能跟郭松龄共享一个女人之外,什么都能跟他共享。」

说明什么?

在张作霖眼里,郭松龄=张学良,郭松龄的前途=张学良的前途。

将来我的位子是小六子的,小六子掌了大权,郭松龄还怕没有位子吗?

这是张作霖的如意算盘。

问题来了——

郭松龄自己是怎么想的?

04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大获全胜。

张作霖论功行赏:

——李景林,直隶督办。

——张宗昌,山东督办。

——杨宇霆,江苏督办。

——姜登选,安徽督办。

郭松龄呢?

啥也没有。

他去找张作霖:「大帅,我呢?」

张作霖笑了:「你还是在我手下,对练兵贡献力量吧!」

郭松龄气炸了。

他对部下说:「真是可笑,摇羽毛扇的军师跑到第一线去挡头阵,简直不知这是什么安排。」

这还不是最气人的。

更气人的是杨宇霆。

杨宇霆在江苏一战而退,连丢上海、南京、徐州、蚌埠,丧师失地。

回到奉天后,张作霖不但没处罚他,还让他当奉军总参谋长!

郭松龄彻底绷不住了。

05

1925年10月,郭松龄代表张作霖去日本观操。

在东京,日本参谋本部一个职员来见他。

没谈几句,对方突然问:「你这次到日本,是否还负有代表张作霖将军签订密约的任务?」

郭松龄愣了:「只是来观操,没有别的任务,更不知道签订密约的事。」

来访者扫兴而归。

郭松龄打听才知道——

张作霖准备承认「二十一条」,换取日本的大量军火援助,用来对付冯玉祥的国民军!

这个密约在沈阳已经和日本人谈判成熟了。

郭松龄当场炸了。

当天晚上,他找到同在日本观操的国民军代表韩复榘,把密约内容全告诉了他。

郭松龄说:「国家殆危到今日这个地步,张作霖还为个人权力,出卖国家。他的这种干法,我无论如何是不能苟同的。我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一个私人的走狗,张作霖若真打国民军,我就打他。」

韩复榘赶紧把这个消息传给冯玉祥。

郭松龄回国后,直奔天津,住进了意大利医院,称病不出。

他在等一个机会。

一个彻底改变历史的机会。

06

1925年11月20日,天津意大利医院。

张学良专程从秦皇岛赶来探望郭松龄。

病房里,郭松龄半躺在床上,脸色苍白。

张学良坐在床边,握着他的手:「茂宸,你身体怎么样?父亲让我来劝你,回奉天向上将军面陈意见。」

郭松龄缓缓坐起来,看着张学良,突然说——

「汉卿,上将军脑筋陈旧,在杨宇霆这帮群小包围之下,恐已无可挽回。」

张学良一怔。

郭松龄继续说:「必须赶走老杨这帮人,父让子继,由我们来干。」

空气瞬间凝固。

张学良看着恩师,半天说不出话来。

郭松龄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对着张学良:「汉卿,你想想,东北有这样大的地方,经济富庶,人口三千多万,尽够我们干的了。何必去逐鹿中原,打那些劳民伤财的仗?」

「可是……」张学良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郭松龄转过身,「你父亲现在做的,是为了私利,不是为了国家!你看看他要跟日本人签的密约,那是要出卖东北!」

张学良低下头:「茂宸,我知道你说的有道理,但……我不能背叛父亲。」

「不是背叛!」郭松龄激动地说,「是拯救!拯救东北,拯救奉军,拯救你父亲!」

张学良抬起头,眼眶发红:「茂宸,你别做傻事。」

郭松龄笑了,笑得有些悲凉:「汉卿,你放心,我不会连累你。但我必须做我认为对的事。」

「如果你真的……」张学良站起来,「我会尽力保你。」

「不必。」郭松龄走过来,拍了拍张学良的肩膀,「成功了,东北是你的。失败了,一死而已。我夫人韩淑秀说了,我若死,她也不活。」

张学良眼泪掉下来了:「茂宸……」

「走吧,汉卿。」郭松龄转身,「该做的事,总要有人去做。」

张学良离开医院时,回头看了一眼。

他知道,这可能是他和恩师的最后一面。

但他万万没想到,两天后,郭松龄就在滦州举起了反奉的大旗。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