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iGEM)全球总决赛在法国巴黎隆重举 行,这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科技赛事,也是涉及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领域交叉合作的跨学科竞赛。
该大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2003年发起,如今已来到了22届。今年共有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21支队伍注册参赛,竞争十分激烈。
![]()
据统计,本届大赛共产生了257枚金奖,其中来自中国(含港、澳、台)的参赛队伍共有17支队伍(本科生组6支,高中生组8支)跻身各组别全球TOP10。
中国合成生物,正在崛起一股年轻力量。
![]()
17支团队入围获奖 中国占据近半席位
在大奖部分,中国团队GreatBay-SCIE、IZJU-China、Uprize-I分别获得高中组冠军、本科组亚军与高中组亚军。
其中GreatBay-SCIE来自深圳国际交流学院,该团队也是去年全球亚军的获得者,本届带来的项目是ArMOLDgeddon,一种安全高效的除霉器。
![]()
该产品利用酶类(几丁酶、葡聚糖酶、溶菌酶和单萜醇)的抗真菌特性,为当前霉菌清除剂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品。
其中几丁酶和葡聚糖酶可以降解霉菌细胞壁的关键结构聚合物,溶菌酶通过与细胞壁组分阳离子相互作用并破坏真菌细胞膜,单萜醇除了进一步攻击真菌细胞膜外,还能提供一种愉悦的香气。
四川大学代表队 IZJU-China今年创下了建队14年以来的最佳 成绩,参赛项目为“TasAnchor”,精准聚焦于污水治理领域的一项长期核心挑战——工程菌在实际应用中易流失、导致稳定性差的技术瓶颈。
团队利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内源生物膜蛋白TasA,重塑为一种高效的“分子锚”,使工程菌能够牢固地黏附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填料表面,形成稳定的生物膜。
![]()
在此基础上,团队将平台升级为一个集镉离子 “感应-吸附-回收” 功能于一体的全流程工作站,实现了对重金属污染水的闭环治理。
来自厚朴优学的Uprize-I团队则带来了攻克大豆根腐病的创新型项目Patronum,为大豆构筑“生物盾牌”。
团队采用两种工程菌株:一种表达几丁酶的菌株可以降解现有的几丁质,破坏成熟的病原体;另一种β-阿密林合成菌株通过抑制几丁质合成酶来阻断几丁质的合成,从而抑制病原体的增殖。
并建立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工作流程,用于筛选2000种分泌肽。
除此之外,本科组前十名中CJUH-JLU-China、IZJU-China、Peking、SCU-China、SUSTech-BIO、XJTLU-Science-China六支队伍来自中国。
高中组前十名中AIS-China、BNDS-China、GEMS-Taiwan、GreatBay-SCIE、HK-Joint-School、SHSID、Uprize-I、WLSA-ShanghaiAcademy八位来自中国。
![]()
合成生物明星公司的摇篮
成立20多年来,iGEM已经从一门学科竞赛,成长为一个合成生物领域的全球网络,链接着学术界、投资界和产业界。
iGEM不仅为先进技术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更积极推动着技术转化和落地,助力这些年轻的想法更加实际地影响世界。
目前,从iGEM走出的团队创立公司超过150家,包括Ginkgo Bioworks、蓝晶微生物、Benchling等知名企业。
![]()
图:iGEM孵化的企业们(部分)
随着合成生物的加速发展,相信iGEM将会孕育出更多年轻的优秀团队们,为这一领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华人面孔亮相这一国际性赛事,为世界带来中国方案。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