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也算一个知识分子,他为什么也会造谣转基因呢?而且造谣的那么离谱呢?
![]()
在公众认知里,郎咸平顶着“金融学家”的头衔,算得上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可就是这样一个本应秉持理性与客观的公众人物,却在转基因议题上彻底抛弃了学术底线,炮制出一系列荒诞不经的谣言,其离谱程度远超普通反智言论,着实令人费解。从“转基因食品致癌”到“美国种转基因的土地寸草不生”,他的每一句谎言都被科学反复打脸,迄今为止却仍在公共平台大肆传播,背后的缘由值得深思。
其一,是流量至上的投机心理,让知识分子底线失守。郎咸平深谙公众传播的密码:越是极端化、恐慌化的言论,越容易吸引眼球。转基因技术本身具有专业性,普通公众对其认知存在天然盲区,而“食品安全”“健康威胁”这类话题又最易触动大众神经。他精准拿捏了这种信息差与焦虑感,将转基因塑造成“致癌元凶”“绝育陷阱”,把已被全球权威机构证伪的塞拉利尼实验当作“铁证”,编造“转基因消费区与肿瘤高发区重合”的虚假关联。这种刻意制造对立、煽动恐慌的言论,能快速引发关注、收割流量,为其节目和个人IP带来商业利益。在流量变现的诱惑面前,他所谓的“知识分子风骨”荡然无存,沦为了靠谎言博眼球的投机者。
其二,是跨领域发言的无知无畏,暴露知识体系的短板。作为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其专业领域或许有一定积累,但转基因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农学、毒理学等多个专业领域,绝非仅凭跨界臆测就能妄加评判。可他却无视自身知识盲区,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原理一无所知,仅凭道听途说就大放厥词。他声称“美国种过转基因作物的土地寸草不生”,却不知转基因作物不会改变土壤性质,除草剂规范使用后会被微生物降解,美国农业部的长期监测数据早已戳穿这一谎言;他传播“转基因食品导致绝育”的谬论,却不懂植物生殖机制与人类完全不同,食物中的基因片段进入人体后会被消化分解,根本不可能影响人类生殖系统。这种“无知者无畏”的跨领域造谣,本质上是知识分子对专业边界的漠视,也是对科学精神的亵渎。
其三,是刻意曲解事实的误导伎俩,迎合反智情绪牟利。郎咸平的谣言并非凭空捏造,而是通过歪曲政策、篡改数据、恶意关联等手段精心包装。他宣称“欧美禁止民众食用转基因食品”,实则美国是全球最大转基因食品生产国与消费国,欧盟也批准多种转基因作物用于食品加工;他抹黑“中国转基因水稻无自主知识产权”,却无视我国已拥有100多个自主研发的关键基因,转基因专利总数位居世界第二的事实。更恶劣的是,他还恶意揣测科研人员动机,暗示张启发教授等科学家受外资操控,将正常的国际学术交流污名化为“利益勾结”。这些操作精准迎合了部分人对权威的怀疑、对科技的排斥等反智情绪,而他则借着这种情绪煽动,进一步扩大个人影响力,最终实现商业变现——这种将个人利益建立在误导公众、阻碍科技进步之上的行径,早已背离了知识分子的基本良知。
其四,是缺乏科学精神的主观臆断,沦为利益集团的传声筒。真正的知识分子应尊重科学实证、敬畏客观规律,但郎咸平在转基因议题上从未进行过严谨的学术调研,所有言论都基于主观臆断和片面信息。有观点认为,他的反转基因言论背后或与传统种业、某些食品企业存在利益关联——通过抹黑转基因技术,可间接为这些利益主体站台,换取相应的商业回报。无论真相是否如此,他的言论确实对我国转基因技术的推广造成了负面影响,让本可保障粮食安全、降低农业成本的科技成果,因谣言而遭遇公众抵触,这无疑是对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损害。
郎咸平的案例极具警示意义:一个人的“知识分子”头衔,并不必然等同于理性与良知。当流量、利益与科学真相发生冲突时,若不能坚守底线、敬畏专业,就可能沦为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他那些离谱的转基因谣言,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农业农村部等权威机构的结论碾得粉碎,也让他自己的公信力一落千丈。
对于公众而言,这也提醒我们:面对跨领域的专业议题,切勿轻信所谓“名人言论”,而应关注权威机构的发布、尊重科学实证的结论。知识分子的价值在于用知识启迪民智、推动进步,而非用谎言误导公众、谋取私利——郎咸平的失足,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