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黄酒酿制顺应节气时季-历夏药秋曲冬酿春藏-经复式三边发酵
绍兴黄酒酿制需顺应节气时季,需经历夏药秋曲冬酿春藏,通过复式三边发酵产独特丰富风味。
绍兴黄酒的酿制严格遵循自然节气,形成“夏药、秋曲、冬酿、春藏”的完整周期。夏制酒药:农历七月制作酒药(糖化发酵剂);秋制麦曲:八月制作麦曲(糖化剂);冬酿开酿:立冬投料,90天发酵期至立春;春藏封坛:立春压榨、煎酒后泥封窖藏;这种工艺源于宋代,明末清初形成体系,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以鉴湖水、糯米、小麦为原料,通过复式三边发酵产独特丰富风味。
具体如下:
绍兴黄酒的酿制严格遵循自然节气,是一部以天地为席、以节气为线、以匠心为笔写就的诗词,形成“夏药、秋曲、冬酿、春藏”的完整周期,这一工艺体系源于宋代,明末清初成熟定型,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的酿制,它酿造的全过程,正是:
夏制酒药(农历七月):原料采集,选用溪边浅滩生长的辣蓼草,仅取顶部20公分鲜叶,当日采摘晒干后研磨成粉。辣蓼草对生长环境敏感,需每年重新寻找采集。制作工艺:将早籼米粉与辣蓼草粉混合,以鉴湖水调匀,石臼搡打增强黏性;切块后滚裹陈年酒药粉,悬于竹匾内自然圆化,形成直径约2厘米的酒药颗粒;作用:酒药作为糖化发酵剂,其微生物群落(扣囊复膜孢酵母、根霉、乳酸菌等)为后续发酵奠定基础。
秋制麦曲(农历八月):选料与成型,采用红皮冬小麦,辊碾破碎后加水踩压成30×20×10cm方块,确保孔隙率利于菌种富集;培养过程:保温保湿培养,通过草帘竹席调节湿度,历时10-15天自然富集糖化菌。成品水分需控制在13%以下,糖化力达500-900单位。关键性:麦曲提供淀粉酶系,与酒药协同实现复式三边发酵。
冬酿开酿(立冬至立春):核心流程,浸米,糯米浸泡10-20天;蒸饭:蒸至熟而不糊,快速冷却至26-30℃;落缸发酵,投料后3-5天内完成主发酵,期间通过“开耙”调节温度(耙至耙间隔4小时左右);后发酵阶段温度需低于10℃,持续70-80天;节气意义:冬季低温抑制有害菌,促进缓慢发酵,形成黄酒醇厚风味。
春藏封坛(立春后):压榨煎酒,板框压榨取生酒,加热至78-90℃灭菌,破坏耐热酶系;窖藏工艺,酒液趁热入坛,荷叶封口,陶盖覆顶,以泥密封(“泥头”);窖藏需3年以上,期间陈化反应使酒体更醇厚。
复式三边发酵:边糖化(淀粉等分解)、边酵母菌发酵(产酒精)、边细菌(乳酸菌)发酵产酸协同进行的混合机制;类型差异:干/半干黄酒(元红酒、加饭酒):糖化与酒精发酵速率比0.8-1.2,酵母主导,细菌(乳酸菌)为辅;半甜黄酒(善酿酒),投料酒精浓度在7%vol左右,酵母与细菌(乳酸菌)共占主导;甜黄酒(香雪酒),投料酒精浓度在15%vol左右,细菌(乳酸菌)占主导。
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延续传统工艺;绍兴黄酒以鉴湖水、糯米、小麦为原料,通过节气时季与微生物的精密切合,自然节律的精准契合与极致运用;成就了“色香味格”四绝的东方酿造典范。它深刻地昭示:最顶级的酿造,并非人力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心灵与天地的合作;最醇厚的风味,不仅是技术的产物,更是时光的沉淀与天地精华的馈赠。当我们举杯品饮那一盏年份绍兴黄酒,入口的是江南的山水四季、鉴湖的湖光山色共争秋,是两年至数年的日月轮回,更是“顺天应节,酿法自然”这一古老智慧,在人间烟火中最甘纯的流淌。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