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方于11月8日(星期六)确认,前一天(周五)由哈马斯移交的遗体属于61岁的利奥尔·鲁达耶夫(Lior Rudaeff),他拥有以色列和阿根廷双重国籍,是一位志愿救护车司机。
据法新社证实,鲁达耶夫在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的大规模跨境袭击中遇害,他当时与其他四名武装平民在尼尔伊扎克基布兹(Nir Yitzhak)抵御袭击者,不幸身亡。
![]()
![]()
以色列当局早在2024年5月便确认其死亡,并将其列入停火协议中哈马斯承诺归还的名单(该名单包含20名在押生者及28具遇难者遗体)。
代表相关以色列家庭的“人质与失踪者家属论坛”对鲁达耶夫的归乡表达欣慰,他们在声明中写道:“两年来,这个家庭深陷痛苦的未知与疑虑,逝者的归来总算带来一丝慰藉。在最后一名人质相关遗体归乡前,我们绝不会停止努力。”
此次遗体移交后,目前待归还的还有五具遗体,其中有三人是以色列公民、一人是泰国公民,均在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中被掳走;另一具为以色列军官哈达尔·戈尔丁的遗骸,他在2014年上一轮加沙冲突中阵亡。
![]()
以色列第十二频道等媒体援引哈马斯消息人士透露,该组织已在拉法市南部一处以军控制的隧道内找到戈尔丁的遗体,但哈马斯方面尚未发布官方声明。
周六(11月8日),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中将会见了戈尔丁的家人,通报了军方目前掌握的信息。
扎米尔重申:“无论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国防军一定会带回戈尔丁和所有遇难者的遗体。”
![]()
停火协议的代价
回顾上月停火协议生效初期,哈马斯迅速移交20名幸存人质,以色列也释放了数百名巴勒斯坦在押人员。
按照协议交换规则,每归还一具以色列遇难人质遗体,以方需交还15具巴勒斯坦遇难者遗体。据此,周六(11月8日)汗尤尼斯纳赛尔医疗中心宣布接收15具被以方扣押的加沙遇难者遗体,使得巴勒斯坦累计收回遗体数量达300具。
![]()
这些巴勒斯坦遗体由红十字会按此前流程送至医院,遗憾的是多数遗体身份不明,不少只能安葬于集体墓地。哈马斯管理的加沙卫生部门表示,300具遗体中仅89具完成身份确认。
负责接收工作的委员会负责人艾哈迈德·戴尔指出,周六到港的15具遗体带有枪伤和爆炸造成的创伤痕迹,法新社画面显示医护人员将这些装在大型白色尸袋中的遗体运入医院。
![]()
针对遗体归还进度,双方存在明显分歧。
以色列指责哈马斯拖延推诿,哈马斯辩解称加沙多地遭轰炸后废墟遍布,许多遗体被掩埋导致进程受阻。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办公室周六(11月8日)再次施压,要求哈马斯履行承诺归还剩余五具遗体,并强调绝不妥协,将不遗余力确保所有遇难人质遗体全部归乡。
![]()
伤亡数据方面,据法新社基于以色列官方数据统计,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造成以方1221人死亡,其中多数为平民;以色列军方后续报复性行动导致69169名巴勒斯坦人丧生,遇难者同样以平民为主。
加沙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获联合国认可,但未区分战斗人员与非战斗人员数量。另据以军统计,自2023年10月底地面进攻启动以来,已有479名以军士兵在加沙作战中阵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