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六点三十分,康巴什区消防救援大队恩和路政府专职消防队的警铃尚未响起,但营区里已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二楼的宿舍里,队员们轻手轻脚地起床,第一件事便是整理内务。一床床军被在他们的手中变成棱角分明的“豆腐块”,床头柜上,家人的照片静静守候,成为他们每日出操前的精神寄托。
![]()
![]()
晨光初现时,跑步队伍的口号声划破寂静。三公里负重跑、引体向上、俯卧撑……这些被队员戏称为“早餐前的开胃菜”的训练科目,是消防员体能的基础。
![]()
![]()
![]()
随着雨声淅沥,原本应该在操场上进行的晨训转战室内。但训练场地的改变并没有打乱消防员们的节奏,健身房里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室内跑步机的运转声、器械的碰撞声、与偶尔传来的计数声交织在一起,奏响别样的训练乐章。
![]()
![]()
“天气可以改变训练场地,但不能改变训练标准。”队长范鹏站在力量区,注视着队员们进行卧推训练。他的目光扫过每个队员的动作,不时上前调整姿势。杠铃片的碰撞声在雨声中显得格外清脆。
趁着队员们休息的空档,范鹏对所有队员进行了早上的随机测酒抽查。
![]()
器材室的训练更加注重细节。在器材库里,所有的救援装备都有固定位置,液压破拆工具、水带、呼吸器,每件装备都得到精心维护。“装备就是我们的第二生命。”队员们开始系统检修和训练各类装备。两盘水带连接、五盘水带连接、绳索连接法……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需要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练习。
![]()
![]()
“警铃响起的瞬间,我们必须像条件反射一样行动。”李强说着,将使用过的无齿锯轻轻放回黄色的定位线内,动作轻柔得像在安置一个婴儿。
![]()
![]()
![]()
“火势从15楼蔓延到20楼仅需7分钟,说明玻璃幕墙结构存在重大隐患。”在下午的理论学习室里,消防队员坐在会议室里,正在讨论一起高层建筑火灾案例。队长范鹏强调:“下次演练必须增加破拆玻璃的专项训练。”
![]()
![]()
这样的案例研讨每周至少三次,内容涵盖火灾扑救、化学泄漏处置、地震救援等。“光有蛮力不行,得学会用脑子打仗。”队员胡伟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要点,扉页贴着女儿画的消防车涂鸦。
中午一点二十分,警铃骤响。食堂里正在吃饺子的队员们扔下筷子,像子弹射向车库。40秒后,消防车呼啸着冲出院落,这次是模拟商场火灾救援。七分钟后对讲机传来消息:“险情已处置完毕。”
![]()
![]()
傍晚六点以后的活动室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台球桌旁,几个队员正为“一杆清台”争得面红耳赤;书法角里,郝玉龙握着毛笔,在纸上写着“平安”;图书架前,几名消防队员捧着《建筑火灾动力学》等专业书籍,学习与讨论共同进行。
![]()
![]()
“我们不是24小时绷着弦的机器。”队员金磊端着保温杯走过来,“每次家属们来慰问,给我们做家乡饭,学校的孩子们来参观,追着消防车跑,那场面……”他顿了顿,眼里泛着光,“再苦再累,看到这些就值了。”
今年以来,康巴什区消防救援大队恩和路政府专职消防队共接报各类警情65起,其中火警扑救20起,抢险救援19起,社会救助26起。他们出色完成了春节元宵节、“八一”、高考中考等重大活动执勤保卫工作80余次,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康巴什区的平安。因在8月强降雨救援中表现突出,他们还收到了群众送来的锦旗——“无私救援献爱心,危急时刻显身手”。这面锦旗,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肯定。
![]()
![]()
在恩和路政府专职消防队,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他们在训练后互相调侃谁的被子叠得更标准,在生日时收到战友手写的祝福卡,在除夕夜用消防车灯摆出“平安”字样……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日复一日的坚守;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言,却有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的执着。
![]()
正如队长范鹏说的:“我们不是超人,但穿上这身制服,就得对得起‘消防员’三个字。”他们是康巴什的“蓝朋友”,是这座城市最温暖的守护者。
(图/文:冯静 视频:艾冉暄)
编辑 :李 洋
校 对:李仙渝
审核:李臻昊 王芳
终审:纪杰峰
声明:康巴什区融媒体中心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康巴什发布》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