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向往国外,但美国犹太人盛智文,却反其道而行。
不顾美方一再挽留,毅然退回绿卡,并以一百亿美元的身家嫁入了中国。
被问及为何如此,盛智文表示,尽管我有一张西方面孔,但我百分之百是中国人。
那么,盛智文为什么会这么做?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弃外籍入中国籍
2008年,在香港生活了整整38年的盛智文,做了一个令许多人惊讶的决定。
他放弃了美国绿卡和加拿大国籍,申请加入中国籍。
这个念头,其实在他心里埋了将近二十年。
![]()
为了说服家人,他耐心沟通了八个月。
为了准备材料,更是不知往移民局跑了多少趟。
消息传开后,加拿大方面提出用税收优惠挽留他,美国移民局也试图留住这位百亿身家的企业家。
![]()
但盛智文态度坚决,他清楚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
先是亲手销毁美国绿卡放弃永久居留权,随后正式提交放弃加拿大国籍的申请
从那以后,每次过关时,因为那张西方面孔,盛智文总免不了被多问几句。
但他从没后悔过,每次都坦然地说:我就是中国人。
![]()
2019年,盛智文受邀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
站在天安门广场,看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他激动得流下眼泪。
他说,那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这份认同,与他大半生的经历密不可分。
![]()
1949年,盛智文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家庭。
那时候二战刚结束,德国社会乱糟糟的,犹太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爸妈带着他移民去了美国,本想在新大陆闯条活路,没想到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合不来,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
![]()
更糟的是,盛智文七岁那年,他的爸爸走了,妈妈只能带着他搬到加拿大蒙特利尔。
那儿的冬天冷得刺骨,母子俩经常挨饿受冻。
从十岁开始,盛智文就学着打工补贴家用。
天还没亮就骑着车挨家挨户送报纸,周末就去牛排馆端盘子、擦桌子。
![]()
到了十二岁,他一周已经能挣60加元了,不光能自己交学费,还能帮妈妈分担家用。
高中毕业后,他没接着读大学,直接踏入了社会。
盛智文先是在一家内衣公司做发货员,后来觉得没什么发展,他又盯上了一家高端服装公司的销售岗位。
![]()
因为年纪不够,他干脆虚报年龄到22岁,硬是把这份工作拿下了。
别人不愿接的难缠客户,他全盘接下,半年后竟成了销售冠军。
而这段经历,也让他摸清了做生意的门道。
![]()
十九岁那年,盛智文用全部积蓄创办了一家女装毛衣进口公司,把香港的服装卖到北美,第一年就赚了100万美元。
可加拿大高达50%的所得税让他压力山大,这时候他想起之前去香港考察时看到的景象——启德机场外高楼林立,到处都透着机遇的味道。
于是他当机立断:去香港闯一闯!
![]()
早年打拼赴香港
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和经商的野心,1975年,盛智文正式带着母亲迁居香港,开启了他在这片土地的创业新篇章。
他成立科尔比国际集团,继续深耕服装进出口业务。
为了真正融入,他主动学粤语,研究风水,甚至还翻起了《孙子兵法》。
改革开放后,他敏锐地嗅到商机,坐14小时绿皮火车去长沙考察、设办公室,把内地成衣经香港出口到欧洲,生意越做越大。
![]()
1983年,盛智文发现香港缺少像样的西式娱乐场所,就在中环一条小巷里开了家美式加州餐厅。
没想到开业当天就大排长龙,生意火爆。
![]()
第二年,他干脆花3200万港元买下整栋大厦,改造成集餐厅、酒吧和歌厅于一体的兰桂坊。
后来,他又陆续收购周边17家店铺,办狂欢节、请国际乐队表演,把这条小巷打造成了香港的地标。
至今,盛智文仍持有兰桂坊65%的物业。
![]()
2003年,香港海洋公园陷入了大危机。
设施老旧,又受SARS冲击,加上迪士尼要来竞争,每年都亏损400万港元。
盛智文接手后,自己掏出10亿港元砸进去改造,把园区从40万平米扩大到80万平米。
还新建了亚洲最大的鲨鱼馆,游乐设施从35个增加到80个,就连餐饮也换成了更接地气的茶餐厅。
![]()
他还带着团队去全球顶尖的主题公园学习经验,同时坚持突出本土特色。
改造完成后,海洋公园的游客量从不到300万飙升到773万,年盈利达到1.27亿港元,还拿下了“全球最佳主题公园”的大奖。
![]()
而这所有的付出,他一分钱报酬都没拿。
因为对香港的突出贡献,盛智文后来获得了“太平绅士”称号和大紫荆勋章。
对他来说,香港早就不是打拼的地方,而是真正的家了。
![]()
扎根香港献力量
对香港的深厚情感,最终化为他加入中国籍的坚定决心。
2008年11月,盛智文的中国国籍申请终于批下来了。
他领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公民。
入籍后,他干脆把自己的所有产业都迁到了中国境内。
![]()
除了继续打理兰桂坊,他还把这个商业模式带到了内地。
成都的兰桂坊融入了川西民居的特色,还加了火锅、川剧这些本地元素,开业第一年客流量就突破了3000万。
![]()
2025年1月,他又在西安高新区开发了永安渠商旅文化街区。
除此之外,盛智文还跨界进入影视行业,和李泽楷合作开发泰国度假村,联手美国梦工厂打造“梦中心”,一直公开表示非常看好中国的消费市场。
![]()
在公共事务上,盛智文也没闲着。
2021年他参选香港立法会,虽然最后以15票之差没能当选,但他觉得能参与其中就是种荣誉。
2023年他加入了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顾问团,2025年成功续任,始终在为香港的发展出谋划策。
![]()
盛智文的办公室里挂着两张地图,一张是15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另一张是“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
他常跟人说,21世纪最值得的投资,就是押注在向上发展的文明上,而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充满力量的存在。
![]()
公益事业方面,盛智文也从没缺席。
2020年疫情爆发时,他动用自己的国际人脉,采购了呼吸机和防护服捐了出去。
2021年河南发生水灾,他捐了1000万港元,还组织团队运送食物和饮用水到灾区。
他还设立了教育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并且承诺每年拿出企业20%的利润,用于扶贫、救灾和文化保护事业。
![]()
中国机遇引人才
如今76岁的盛智文,依旧闲不下来。
在香港待了快半个世纪,他亲眼看着中国从过去的贫弱一步步走向强盛。
盛智文常提醒大家,只有国家变好了,香港才能发展得更好。
![]()
他还建议香港多向深圳学习,加大科技领域的投入,多招揽优秀人才,尽快转型成为智慧城市。
同时也鼓励年轻人,不用一门心思盯着西方,在国内同样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坚信,未来中国在科技、环保这些领域,还会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
盛智文这种“反向入籍”的选择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一股实打实的“回国潮”正在悄悄形成。
2023年以来,已经有3876名华裔科学家选择回到国内发展。
2024年回国的留学生更是突破了80万,这个数字比2019年多了将近一半。
这一切都能看出来,中国的国际吸引力正在越来越强。
![]()
对盛智文来说,是中国的包容让他真正扎下了根,这片广阔的市场也让他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本事。
而那份沉甸甸的归属感,让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家。
![]()
在全球化趋势放缓的今天,他这份“反向入籍”的选择,恰恰印证了中国吸引力的崛起。
以前大家挤破头都想拿到的欧美绿卡,早就不是唯一的好出路了。
越来越多人看明白了:中国,才是真正充满机遇的地方。
![]()
结语
家园不是出生的地方,是让你愿意扎根、被认同的土壤。盛智文用一辈子证明:中国,值得每一个人奔赴。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兰桂坊之父”盛智文:期待“夜经济”点亮香港“不夜城”》2023-11-01
2.山西晚报:《“兰桂坊之父”盛智文:19岁赚100万加元,为入籍中国却放弃美绿卡》2022-08-12
3.澎湃新闻网:《香港再出发|盛智文: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我最重要的决定》2021-09-11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