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过吗?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死刑犯,竟被网红当作"流量密码"在直播间活灵活现地模仿。最近"劳枝数到三"主播的荒唐行径,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娱乐至死的狂欢撞上道德底线,社会该何去何从?
当犯罪成为"表演艺术"
这个自称"劳枝数到三"的主播,在镜头前惟妙惟肖地复刻劳荣枝庭审时的诡辩神态,甚至刻意营造"无辜受害者"的人设。这种将恶性犯罪娱乐化的行为,本质上是把7条人命的惨剧当成了喜剧素材。有网友痛心留言:"如果受害者的家属看到这些表演,该多么心如刀绞?"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去年某平台主播模仿劳荣枝同伙法子英的"经典语录"被封,如今又有人前赴后继地触碰红线。这些"表演艺术家"们似乎永远学不会:有些血淋淋的真相,从来不该被轻佻地演绎。
平台红线背后的社会共识
抖音这次雷霆出手并非偶然。从去年封禁"二驴"等低俗主播,到近期下架大量AI换脸视频,平台正在用行动证明:流量决不能凌驾于法律和道德之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指出:"对恶性犯罪事件的娱乐化传播,会严重侵蚀社会正义底线。"
这个案例给我们划出了清晰的红线:任何试图美化犯罪、消费悲剧的行为,都必须付出代价。就像央视网评所言:"流量没有原罪,但为流量丧失底线就是罪。"
守住敬畏心的最后防线
在这个万物皆可"玩梗"的时代,我们似乎正在失去对生命最基本的敬畏。劳荣枝案不是孤例,从"化粪池警告"到"家暴妆",一次次突破底线的狂欢背后,反映的是部分人价值观的扭曲。
真正健康的社会,应该对恶性犯罪保持永远的痛感。就像一位法学专家说的:"我们可以分析犯罪心理,但永远不该把罪犯偶像化。"当你在屏幕前为这类"表演"点赞时,不妨想想:如果受害者是自己的亲人,你还会觉得有趣吗?
娱乐的边界就是人性的边界。平台封禁一个账号容易,但要重建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却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下一次面对类似内容时,希望我们都能做出更有温度的选择——因为文明的距离,往往就藏在这些细微的取舍之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