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陆鸣做客武汉图书馆,讲述老通城故事,网友在线“馋”豆皮

0
分享至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亚茹

摄影:张祖悦

“晨光里的武汉,过早烟火气最是动人,而老通城豆皮的咸鲜滋味,是刻在武汉人记忆里的家乡味。”11月8日的武汉图书馆报告厅,空气中仿佛也弥漫着豆皮的焦香。一级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陆鸣一开口,就用地道汉腔将满场观众带入了一场循着食物香气展开的城市文化寻根之旅。活动吸引线上线下3.7万余人参与。

一碗豆皮,半部江城商业史

陆鸣讲老通城,绝不只停留在“豆皮怎么做”上。在他口中,豆皮是“引子”,牵引出的是一幅武汉三镇地理变迁与商业勃兴的宏大画卷。他从汉水改道、汉口城堡的修筑,一直讲到张公堤的兴筑,一个个看似枯燥的地名,被他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为啥老通城能在这儿扎根、兴旺?你看它所在的位置,正是汉口最早商业文明的发轫之地,是码头文化催生的‘黄金口岸’。”


他巧妙地将老通城的创业史,嵌入了武汉城市扩张的脉络中。创始人曾厚诚从卖桂花红茶、汤圆起步,到最终创立“通城饮食店”,其“通达成功”的梦想,正与武汉“九省通衢”、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不谋而合。一碗小小的豆皮,就这样与汉正街的繁华、精武路的市井、江汉路的喧嚣产生了深刻的联结,成了解码武汉商业基因的活化石。

汉派脱口秀”:方言里抖出文化“包袱”


作为相声艺术家,陆鸣的讲述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的“汉派脱口秀”。他信手拈来的武汉方言,成了最生动的道具。现场他讲解武汉话里的生僻字及其独特表达,引得全场爆笑;即兴用黄陂话演唱的湖北道情,更是收获阵阵掌声。“方言是城市的活化石,不是摆在博物馆里的,是要用在生活里的”,陆鸣在笑声中传递着他的文化坚守。他的表演,让观众在语言的抑扬顿挫与幽默智慧中,触摸到了武汉人性格中的爽朗、明快与坚韧。

互动见真章:传承始于“开口说”


互动环节,面对观众“如何查证这些翔实史料”的提问,陆鸣毫无保留地分享了他的“寻宝地图”——武汉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旧书平台上的旧地名志,以及各区政协编撰的区域地名录。“这些才是我们武汉文化的宝藏!”他像一位热心的街坊,向大家传授着“淘宝”经验,瞬间拉近了历史研究与普通人的距离。而当有观众用武汉话表达对方言传承的担忧时,陆鸣的回答既实在又充满希望:“营造语言环境,从我们自己做起,从屋里头(家里)做起。媒体也多一点方言节目,让武汉话活起来。”


据悉,本场讲座是名家论坛“武汉老字号”系列活动第四期,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武汉市商务局支持,武汉图书馆承办,武汉市老字号协会等协办。论坛后续还将聚焦武汉老字号推出更多精彩活动,市民可关注“武汉图书馆讲座”微信公众号了解详情。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极目新闻 incentive-icons
极目新闻
全球眼,中国心,瞭望者,思想家
334983文章数 94288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