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对当前中国的白领群体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高度复杂、充满矛盾且正在动态演变的群体,无法用传统的“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进行简单划分。
以下是一个系统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
一、核心理论框架:不是“一个”阶级,而是“一个”矛盾的中间状态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阶级划分的核心标准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根据这一标准,当代白领呈现出鲜明的“去一体化”特征:
- 不占有生产资料:绝大多数白领(如程序员、设计师、会计师、文案、HR、普通管理者)不拥有工厂、机器、原材料或大型资本。他们必须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工资以维持生计。从这一点看,他们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特征。
- 承担着“总体资本”的职能:然而,与传统的产业工人不同,许多白领(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金融从业者、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并非直接的体力劳动,而是管理、协调、设计、融资、意识形态塑造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这些职能为“总体资本”的职能。他们的工作是保障资本循环、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所必需的。因此,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扮演着“监督者”、“管理者”和“脑力劳动者”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资产阶级的意志,并因此获得更高的报酬和一定的特权。
这种根本性的矛盾,使得白领群体成为了一个中间阶层,或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尼科斯·普兰查斯的概念,称为“新兴小资产阶级”
二、当前中国白领的内部阶级分层
根据与资本权力和剩余价值榨取过程的亲疏关系,我们可以将中国白领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1. 白领无产阶级(或“脑力无产阶级”)
- 构成:基层办公室职员、客服人员、初级程序员、数据标注员、内容审核员、大多数普通行政人员等。
- 特征
- 高度异化:他们的工作高度标准化、流程化、被KPI严密监控,与产业工人在流水线上的处境类似,被称为“数字流水线”“认知无产阶级”
- 低自主性:对工作内容、时间和节奏几乎没有控制权。
- 剩余价值被直接榨取:他们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直接占有。
- 阶级意识:由于工作体验与无产阶级高度相似,他们最容易产生阶级认同和抗争意识(如对“996”、“内卷”、“躺平”的讨论)。
- 结论:这是白领群体中最接近经典无产阶级的部分,是当代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白领小资产阶级(或“新兴小资产阶级”)
- 构成:专业技术人员(如资深工程师、律师、医生、设计师)、中层项目经理、大学教授、部分媒体从业者等。
- 特征
- 占有“文化资本”或“技术资本”:他们不占有物质生产资料,但通过教育和技能掌握了稀缺的文化和技术资本,这使他们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 一定的自主性:在工作中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和创造性空间。
- 矛盾的阶级位置:他们既是被雇佣者(受剥削),又因自身的文化资本而享有一定的特权地位,其意识形态往往倾向于个人主义、专业主义,试图与“普通工人”拉开距离。他们是社会“稳定器”的重要部分,渴望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阶层上升。
- 结论:他们是典型的中间阶层,其阶级立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摇摆。
3. 经理人阶层与高级专家(“资产阶级的代理人”)
- 构成:企业高管、核心金融从业者、顶尖技术专家、合伙人律师等。
- 特征
- 执行资本职能:他们的核心工作是进行资本运营、战略决策、大规模裁员等,直接服务于资本增殖。
- 高额报酬与剩余价值分享:他们的收入远超劳动力价值,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利润分成、股权激励,这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再分配。他们与资本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 意识形态:高度认同资本主义逻辑,是现行体制的坚定维护者。
- 结论:虽然从法律形式上看也是雇佣劳动者,但他们实质上属于资产阶级的一部分或其最忠实的代理人
三、共同困境与意识形态“魔法”
尽管内部分化严重,但整个白领群体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也面临着一些共同困境:
- 普遍的异化: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生产过程、类本质以及他人相异化。
- 焦虑与不安全感:面临“35岁危机”、技术性失业(被AI替代)、债务压力(房贷、消费贷)等系统性风险。
- “魔法”的笼罩:资产阶级通过意识形态“魔法”来模糊其阶级本质:
- 消费主义:用生活方式和消费品牌来构建身份认同,替代真实的阶级认同。
- 个人奋斗叙事:将系统性的问题(如内卷)归结为个人努力不够,掩盖了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
- “中产阶级”标签:这是一个去政治化、去阶级化的概念,旨在让白领群体相信自己是独立于劳资对立之外的、通过消费定义的“稳定中间层”,从而瓦解其阶级意识。
结论
用马克思主义对当前中国白领进行阶级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白领不是一个统一的阶级,而是一个根据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在劳动分工中的地位和收入来源而高度分化的光谱。
- 其中,数量庞大的基层白领(白领无产阶级)已成为当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和新兴力量,他们的阶级处境和斗争将深刻影响未来。
- 中间阶层的白领小资产阶级因其矛盾的地位,是社会动荡的“缓冲层”和政治上的“摇摆力量”。
- 顶层的经理人阶层则在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已与资产阶级融合。
因此,任何将白领简单地视为“中产阶级”并认为他们已经“去阶级化”的观点,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恰恰相反,在资本逻辑深度渗透的今天,白领群体的阶级分化、阶级困境以及阶级意识的觉醒,正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在当代最鲜活的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