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构想将数据中心建在太空
谷歌近日在一篇研究论文中提出一个构想,即将AI芯片搭载到太阳能驱动的卫星上送上太空。当地时间11月4日,谷歌宣布了“捕日者”(Project Suncatcher)计划。如果该项目能顺利进行,谷歌将建立起第一座太空数据中心。“我们的TPU(张量处理器)即将进入太空。”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表示,早期研究表明,第三代TPU在粒子加速器中接受测试时,模拟了近地轨道的辐射水平,却未受损伤。谷歌计划2027年发射两颗卫星,进行更多测试。
点评:谷歌构想将数据中心建设在太空中,是因为数据中心在地球上运行需要吞噬很多电力,电力供应已成为AI发展的关键瓶颈。而数据中心建在太空中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太空轨道上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率可以比地球上高出8倍。谷歌的相关论文已经探讨了卫星之间的高带宽通信、轨道动力学和辐射对计算的影响,为未来的“太空计算”奠定了基础。
OpenAI预计年化收入将超200亿美元
OpenAI高管一句“需要政府为AI投资担保”,在美股市场掀起巨浪。当地时间周四,美国科技股集体重挫,六大科技巨头及多家与OpenAI合作的算力厂商总市值一夜蒸发近5000亿美元。11月7日凌晨,OpenAI 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发布近2000字长文回应,不仅澄清“不需要也不想要美国政府担保”,还首度披露公司收入预期——预计今年年化收入将超200亿美元,2030年将达数千亿美元,试图以此挽回市场信心。“每一次收入翻番都意味着巨大挑战,但我们充满信心。”奥尔特曼透露。
点评: 此前几个月,OpenAI、英伟达和几大算力厂商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基于数据中心建设签下了1.4万亿美元的订单承诺,但OpenAI目前的营收能力远不能覆盖这一资本支出,被认为是一场豪赌,而巨头之间的“循环交易”也引发外界关于AI泡沫的质疑。尽管回应带来盘后小幅反弹,但市场情绪并未真正平复。
Anthropic预计到2028年营收将达700亿美元
有消息称,Anthropic预计到2028年将创造高达700亿美元的收入和170亿美元的现金流。Anthropic预计今年通过API销售其人工智能模型的收入将达到38亿美元,是OpenAI预计API销售收入18亿美元的两倍。另有消息称,Claude Code的年化收入已接近10亿美元,高于7月份估计的约4亿美元。
点评:OpenAI不一定是最赚钱的大模型公司。一名了解Anthropic财务状况的人士表示,该公司增长预期主要得益于Anthropic业务产品的快速普及。 Anthropic的收入增长可能很快。上月有消息称,Anthropic预计明年的年收入增长率将在100%以上,甚至可能接近300%。
张朝阳:AI再强,人类也不要放弃独立思考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谈及AI技术发展带来的互联网行业变革,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认为,AI正在从根本上重塑信息获取范式。他形容传统搜索引擎提供的是“一栋栋房子”式的文章单元,而AI则以“砖块”为基本单元,能直接组合出精准答案。他同时提醒,人们不可放弃独立思考和记忆的能力。“人脑与AI的思维机制存在本质差异,必须按照人脑的思考过程进行研究和推导,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而脑中储存知识是深度思考的基础,过度依赖AI将阻碍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点评: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类未来如何与人工智能共生共融至关重要。在基础科学研究上,AI在数据模拟方面的优势,能够弥补人脑处理信息量的局限,与人类的理解与灵感形成互补,推动科学探索进程。
乌镇峰会热议:AI是否取代人的主体性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关于如何看AI对人主体性的影响,有不同讨论。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表示,AI不应成为少数人的黑匣子,这也是要高度重视开源生态的原因,只有更多人理解、参与和监督技术才能建立AI社会的信任与公平,AI应当是人类的智能副驾,而不是取代驾驶员、削弱人的主体性。深度求索资深研究员陈德里则表示,以往的工业革命中,人还是智慧主体,AI革命中,AI则可能比人类更聪明,“未来10~20年,AI将取代市场上绝大多数工作,科技公司应参与社会秩序的重塑。”
点评:对于AI是否会取代人的主体性,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人可以通过模型开源来监督AI,掌控AI发展的方向,另一种看法则是AI会比人更聪明,因此人可能不再是智慧的主体。不论哪种看法更加正确,未来AI都将参与重塑人类社会,人如何与AI共处将是一个长期的命题。
刘强东:未来或一周工作一天,送货不用人类配送
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发言时透露,京东的无人卡车在规定范围内测试超几十万公里,技术已成熟,目前在等待相关法规。明年4月,京东将建全球第一个全无人的配送站。他表示,员工未来可能一周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未来快递配送也不需要人参与,机器人通过授权后可自动打开用户大门送货。
点评:刘强东预计,未来也会有大量新的服务产业的机会,如人文、艺术、旅游以及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以旅游为例,未来5年时间全球旅游市场可能会有10倍的增长,这些领域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大模型投资竞赛中国AI包揽前二
历时17天,AI大模型投资比赛“Alpha Arena”结果在本周出炉,两个中国大模型夺得冠亚军,也是所有模型中唯二两个赚钱的,四大美国头部模型均亏损,GPT-5亏损超62%垫底。这是一场由初创公司Nof1发起的模型投资基准测试,但并非模拟交易,为了衡量AI投资能力,主办方给每个模型账户发放了一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让它们在真实市场自主交易数字货币。参与这次比赛的有六个模型,按最终盈利能力排名,阿里通义的Qwen3 Max在最后阶段反超,排名第一,收益率22.32%,账户余额12232美元。DeepSeek chat v3.1紧随其后,收益率4.89%,余额10489美元 。Claude Sonnet 4.5、Grok 4、Gemini 2.5 pro、GPT 5排在第三至第六位,亏损幅度均超过30%。尤其是GPT-5亏得最多,账户余额只剩3734美元 。
点评:真实市场交易有趣的地方在于,市场永远有波动,是不可预测的,即便最先进的AI也无法保持稳定的收益。对于这次竞赛,发起方Nof1在博客里提到,十年前DeepMind用游戏推动了前沿AI 的快速发展,现在他们认为金融市场是AI 时代下一个最佳训练环境,也是唯一一个随着AI越来越智能而变得越来越难的一个基准。
亚马逊与OpenAI签署算力供应协议
11月3日美股盘前,亚马逊宣布与OpenAI建立多年战略合作伙伴关系,OpenAI将在亚马逊AWS上运行AI工作负载,访问英伟达GPU。双方合作涉及金额达380亿美元。受消息影响,亚马逊11月3日开盘涨超4%。亚马逊表示,OpenAI将立即开始使用AWS计算服务,所有计算能力预计在2026年底前部署到位,且计算能力还有望在2027年及之后进一步扩大规模。
点评:亚马逊并未提及OpenAI将使用亚马逊自研的AI芯片。此前亚马逊所投资的大模型公司Anthropic使用了亚马逊自研的Amazon Trainium和Amazon Inferentia芯片来构建和部署模型。从OpenAI近期一系列算力供应合作看,OpenAI更青睐使用英伟达和AMD的GPU,同时探索自研ASIC(专用集成电路)。
AI教父辛顿:科技巨头需要裁员才能从AI中获利
11月2日消息,AI教父、诺贝尔奖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就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主导这一领域的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发出警告。在接受节目采访时,辛顿表示,除了通过收取聊天机器人使用费外,从人工智能投资中获利的显而易见的方式,就是用更廉价的技术替代人工劳动力。他补充道,尽管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过去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在摧毁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但他并不确定人工智能是否会遵循同样的规律。“我认为大型企业正押注AI将大规模取代工作岗位,因为巨大的利润就蕴藏于此。”他警告。
点评:微软、Meta、谷歌和亚马逊这四家巨头预计下一财年的资本支出达到4200 亿美元,超过今年的3600亿美元 。当被问及如此庞大的投资能否在不破坏就业岗位的前提下实现回报,辛顿回答说不可能,“我相信,要想赚钱,就必须取代人类劳动。”辛顿曾表示,人工智能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并带来利润的急剧上升,他将这一趋势归因于资本主义体系本身。
AMD最新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
美股11月4日盘后,AMD发布了截至9月27日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AMD营收92亿美元,同比增长36%,单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该季度AMD(GAAP)净利润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毛利率52%。展望第四季度,该季度AMD收入预测的中点为96亿美元,上下浮动3亿美元,营收指引超过此前市场预期。
点评:今年年初至11月4日,AMD股价已累计上涨107.01%。AMD宣布与OpenAI达成算力供应合作后,10月底股价创历史新高,达到264.33美元/股,随后有所回调。虽然AMD最新季度营收创历史记录,但财报发布当天,AMD跌3.7%,盘后跌超3%,其财报数据似乎未能打动投资者。随着一些美股科技巨头股价涨至高位,近期市场上有关于AI是否存在泡沫的讨论。
苹果计划引入谷歌AI技术升级Siri
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与谷歌敲定一项交易,苹果将每年支付10亿美元以获取谷歌的技术。具体而言,苹果计划使用谷歌开发的1.2万亿参数模型Gemini来帮助升级语音助手Siri,苹果将使用谷歌的模型直至自身的系统准备就绪。但苹果和谷歌尚未就该消息作出回应。
点评:苹果Siri尚待AI化升级。苹果正在研发自己的模型,但目前看来并未准备好在Siri上推出。在上周的电话会议上,苹果CEO库克表示,苹果正在使用自己创建的基础模型,并在私有云中运行这些模型,还有几个模型在开发中。而就AI功能是否驱动了销售,库克表示,尚未对新发布的iPhone系列做相关的深入调查。
存储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近期存储颗粒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内存条、固态硬盘价格持续上涨。电商平台上内存条的价格增长曲线十分陡峭。据慢慢买比价平台,京东电脑内存金榜前十名近期都经历过涨价,有产品9月至今价格几乎翻倍。11月3日,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行销总监在微博上表示,他看到了明年最新的成本预估,感到有点“惊悚”,用内存的产品都涉及(成本上涨),因PC的内存相对较大,所以影响更明显。
点评:这波存储涨价从今年9月开始,涨价的存储颗粒包括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NAND闪存,最终影响终端消费电子产品的成本。主流存储产品集体涨价,背后是一场结构性缺货,原因是AI计算场景占用了太多存储产能。存储原厂将产能转移给服务器用的存储产品,导致其他存储产品供应受限。业内预计缺货涨价的情况还将维持一段时间,或延续至明年。
谷歌320亿美元收购云安全公司Wiz,获美司法部批准
11月6日消息,谷歌以320亿美元(现汇率约合 2280.66 亿元人民币)收购云安全公司Wiz的交易已迈出关键一步,距离最终完成更近了一步。Wiz首席执行官阿萨夫・拉帕波特(Assaf Rappaport)周二在一场活动上表示,该交易已通过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审查。拉帕波特同时指出,尽管这是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交易在正式完成前仍需完成若干步骤。
点评:谷歌最初于2024年向这家初创企业提出23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但Wiz当时拒绝了这一报价。拉帕波特当时表示,他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远超该估值。2025年初的几个月内,谷歌与Wiz重启收购谈判,并于2025年3月正式宣布将以320亿美元收购Wiz。相关报道指出,交易预计将于2026年初完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