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铺”这个词,去年还在装修群里被捧成“显大神器”,今年再提,已经有人甩出一句:
![]()
“通铺?
![]()
我嫌它像酒店大堂,没温度。
一句话,风向变了。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刚出炉的Q3报告写得直白:混合铺装案例同比涨42%,通铺需求却悄悄下滑15%。
![]()
不是大家没钱,是“审美疲劳”先动了手。
——01 通铺退烧,到底在退什么?
退的是“一刀切”的省事逻辑。
90后业主李萌去年把89㎡小三房通铺灰砖,视觉确实拉长3米,可入住三个月就后悔:
![]()
“客厅像展厅,卧室像病房,踩上去一年四季冰凉,连猫都更愿意睡沙发。
今年她二次装修,客厅保留瓷砖,卧室直接换成木纹SPC地板,收口用一条3cm金属扣条,成本只多花两千,却换来“冬天光脚也不冷”的治愈。
像李萌这样“拆通铺”的人,2023年占比83%,理由排第一:看腻了。
![]()
——02 技术派上场,把“缺点”改写成“卖点”
瓷砖怕冷?
国内厂家推出“温感瓷砖”,釉面层里夹了石墨烯,表面温度提高3-5℃,北方地暖房甚至能“提前关阀”,一个月省气费一百多。
想要木纹却怕水?
![]()
仿木纹瓷砖把扫描精度拉到1200dpi,纹理逼真度95%,连木头结疤都1:1复刻,价格只有实木的六成。
怕细菌?
抗菌瓷砖在釉料里加了银离子,24小时表面细菌量下降99%,有娃家庭直接把它当“隐形疫苗”。
技术把“鱼和熊掌”放进了同一个菜单,消费者当然用脚投票。
![]()
——03 设计圈的新暗号:功能分区>视觉连贯
“去客厅化”三个字,今年在室内设计展出现频率最高。
打掉沙发对电视的执念,客厅变亲子游乐场、变健身区、变家庭影院,地面材料必须跟着“换剧本”。
设计师潘琦给出一张“分区图”:
![]()
玄关用“小花砖”落尘;
客厅用“大板砖”抗造;
儿童房用“软木”防摔;
卧室用“人字拼”助眠。
![]()
一条缝都不勉强对齐,却让每块地面都“讲自己的台词”。
国际展更激进,把瓷砖与木地板裁成30cm×30cm方块,棋盘格混拼,一脚踩两种材质,造价翻倍,仍被高端客户抢着装——要的就是“我家地板会讲故事”的优越感。
——04 新材料搅局,SPC石塑地板成最大黑马
瓷砖和木地板打得火热,SPC石塑地板悄悄完成“农村包围城市”。
![]()
它本质是“石粉+PVC”压成的薄片,防水、防火、零甲醛,还能做锁扣,女生一个人就能拼完一间房。
2023年销量同比涨210%,核心用户是“想铺木纹却怕麻烦”的租房党与精装房改造者。
4mm厚度直接盖在旧瓷砖上,不敲不砸,一天完工,晚上就能入住。
二手房价高、换房周期短,谁还愿意为“通铺”大动干戈?
![]()
——05 给你一张“不踩坑”的决策表
还在纠结“通铺还是混搭”?
把下面四个问题按重要程度打分,答案自然浮现:
1. 家里有没有老人、小孩常光脚?
![]()
2. 是否装地暖且希望节能?
3. 3年内会不会二次换房?
![]()
4. 你是否愿意每周擦一次 grout 缝?
30分以上:卧室木纹SPC+客厅温感瓷砖,脚感与颜值双杀。
![]()
20-30分:大板砖通铺+地毯局部软化,省钱也省事。
20分以下:直接上仿木纹瓷砖,锁扣式,视觉统一又耐造。
——06 结尾不劝“一定要怎么铺”,只送一句
地板不是面子工程,是每天与你肌肤相亲的“大型家具”。
![]()
技术已经把“怕冷、怕水、怕甲醛”写进了历史,剩下的只有一道选择题:
你是想让别人看了说“好大”,还是想让自己住了说“好爽”?
答案在你脚下,不在别人的截图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