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农业大学武立权教授团队在《The Plant Journal》期刊上发表题为“Reduced leaf width increases photosynthetic rate without improving water-use efficiency in rice”的研究成果。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张强强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张强强副教授与武立权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选取了14个具有显著叶片宽度差异的水稻品种,并结合调控叶片宽度的基因编辑材料(NAL1基因突变体和过表达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深入解析了叶片宽度与光合特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降低叶片宽度能够提高叶脉密度与气孔密度,促使叶肉细胞排列更为疏松,从而增强CO₂在叶片内部的传输效率;窄叶叶片在氮素分配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提升RuBisCO酶的羧化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光合碳同化能力;尽管窄叶显著提高了光合速率,但由于气孔导度同步上升,导致蒸腾作用增强,使得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过程,叶片形态结构是影响光合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次从叶片结构(叶脉、气孔、叶肉)与氮素分配协同调控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叶片宽度影响水稻光合效率的生理机制。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tpj.7054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