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芯片
9月底荷兰政府非法扣押了中国安世半导体公司,并将CEO强行“换人”。根据外媒报道称,荷兰政府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吞并中国的企业,后续也遭到了中方的坚决反制,停止所谓荷兰总部的权限,并且对外终止供应芯片。这件事发生之后,荷兰政府的表态也是非常强硬,表示坚决不会向中国“低头”,丝毫不提他们强取豪夺的事情。在11月月初,荷兰甚至表示中国工厂的“生产质量无法保证”,暗示要求客户们停止采购。
![]()
安世半导体
但没想到荷兰的“硬气”还没保持多长时间,他们的态度就又改变了。美国彭博社11月7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荷兰准备暂停夺取安世控制权,但前提是要求中国恢复关键芯片出口。美媒消息称,这是荷兰提出的“交换条件”,也就是说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不打算继续和中国继续耗下去了。此举也意味着持续不到一个半月的“芯片之争”将要落下帷幕,对于中国来说,同样也是最好的结果。
![]()
荷兰政府官员
报道还认为,安世半导体作为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龙头企业,车规级MOSFET芯片全球市占率高达40%,其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于中国东莞工厂,形成“欧洲设计+中国制造”的深度绑定模式。荷兰夺取控制权后,中国迅速采取出口管制措施,直接导致安世芯片全球供应中断,欧洲汽车产业首当其冲。大众、宝马等主流车企库存仅能维持三周,本田墨西哥工厂被迫停产,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称,若争端持续将导致全行业停产,损失或超100亿欧元。安世在荷兰、德国等地的运营也陷入停滞,数百个岗位岌岌可危,所谓“控制权”因失去核心产能支撑而形同虚设,经济损失的现实压力迫使荷兰重新评估决策。
![]()
中美芯片产业
说白了,荷兰政府的行动明显紧随美方步伐。但随着中美高层经贸磋商达成共识,美方暂停实施该规则一年,中方也相应调整出口管制措施,荷兰此前的干预逻辑失去了关键外部支撑。香港大学地缘政治分析师指出,美方政策的转向让荷兰所谓的“安全必要性”不复存在,使其陷入法律一致性与政治可信度的双重困境。同时,欧盟内部压力持续升级,德国采埃孚、博世等汽车零部件巨头直接绕过荷兰政府,向中国申请出口豁免,德国、意大利等国也敦促荷兰尽快解决争端,避免危及整个欧洲汽车供应链,欧盟内部的协调需求倒逼荷兰调整强硬姿态。
![]()
光刻机
外媒称这次博弈中国手段高超,因为中国不仅掌控安世半导体的核心封装测试产能,更在稀土材料等关键领域拥有不可替代的供应地位,而稀土是荷兰ASML光刻机核心部件的重要原料,其产能安全直接受制于中国供应链。面对荷兰的不当干预,中国采取精准反制措施,既保障了自身产业利益,又保持了负责任的沟通态度,及时批准符合条件的出口许可申请,为供应链恢复预留足够的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