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据彭博社报道,柬埔寨正计划将新增国家黄金储备托管于深圳保税区金库(注册于上海黄金交易所),这项行动已推动数月。一旦落实,柬埔寨就成为首个将黄金储备存放中国的国家。这一标志性举动,正是全球“黄金搬家潮”的缩影,预示着金融信任格局的深层调整。
![]()
半个多世纪来,纽约、伦敦、苏黎世因美元霸权成为全球黄金存储“铁三角”,各国默认其“安全背书”。但2022年西方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资产(含黄金),甚至计划挪用收益支援乌克兰,直接践踏“主权财产豁免权”,彻底击碎了信任神话。
当时,西方多国以制裁为名,冻结俄罗斯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其中包括大量黄金储备,更提出将资产收益用于乌克兰重建。这一行为直接践踏了“主权财产豁免权”这一国际金融基石——原本被视为“中立保障”的西方金库,瞬间变成了政治博弈的工具。各国央行幡然醒悟:把“压箱底”的黄金交给可能随时翻脸的对手,无异于“引狼入室”。
各国随即掀起“黄金回流”:德国审计存美黄金,印度2024年从英运回100吨(33年来最大规模),匈牙利清空海外储备,波兰、土耳其等国纷纷跟进。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全球央行年购金超1000吨,三年总量超此前十年,“远离西方存储”成为共识。
![]()
柬埔寨(黄金储备54吨)弃瑞士、伦敦选深圳,核心是“安全+效率”的精准匹配,这也是中国承接全球信任的关键。
安全是核心:中国不滥用金融制裁,为资产提供稳定政治保障;深圳金库恒温恒湿、防爆监控等硬件顶尖,且由国有机构运营,风险可控。
效率优势显著:上海黄金交易所是全球最大实物黄金市场(2024年成交量6.8万吨),形成“存储即交易”生态,柬埔寨可实时查看、即时交割,摆脱伦敦金库的低效桎梏。
人民币结算更添吸引力:2024年中柬贸易额178亿美元(增20%),人民币使用比例达35%。黄金存华可直接质押换人民币,省去美元汇损,“储备+结算”联动模式对东盟国家示范效应极强。
黄金迁徙本质是金融信任洗牌,金价是直观信号:2022年每盎司1800美元,2025年突破3800美元,两年翻倍彰显全球对美元信用的质疑。
中国“增金减债”印证趋势:央行连续19个月增持黄金,储备从2009年1054吨升至2298吨;美债持有量从2013年1.3万亿美元降至8000亿美元以下,战略意图明确。
基础设施布局长远:2024年香港黄金交割库扩容至2000吨(原200吨),剑指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定价体系。这与金砖国家行动呼应:2025年金砖黄金储备占全球21.4%(中俄占74%),沙特、巴西、阿联酋等推进非美元结算,非美元金融网络加速成型。
![]()
柬埔寨的示范效应显现:彭博社透露,东南亚、中东多国央行已与上海黄金交易所洽谈托管。黄金作为国家终极储备,其托管地选择是金融信用与政治稳定性的最高评级。
西方启动“保卫战”:花旗、摩根士丹利等下调存储费30%重启托管,纽约商品交易所库存激增75%,但短期战术难补信任裂痕。
核心是西方体系的制度性缺陷:金融工具沦为政治武器,资产安全绑定意识形态,公信力丧失。中国则以稳定政治环境、高效市场体系和中立立场,填补信任空白。
黄金迁徙是无声的信任投票。随着更多国家加入“东移”,全球金融天平已倾斜。这场“黄金革命”改写了百年存储格局,更预示着多元公平的金融新秩序正在崛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