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期关注中国军事建设的印度《欧亚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Critical Design” Flaws In China’s Fujian Aircraft Carrier; Less Capable Than Decades-Old U.S. Flattop: Reports》的评论文章,指出虽然福建舰是除美国福特号航母之外,世界上第二艘搭载电磁弹射器的大型航母,可以搭载多型固定翼舰载机,允许舰载机携带更重的武器和燃料负载起飞,但是福建舰飞行甲板存在重大设计缺陷,舰载机不能同时起飞和降落。美国国防专家称,这些设计缺陷意味着福建舰舰载机出动效率只能达到美国50年前航母的60%水平。
![]()
印媒认为,福建舰2号电磁弹射器起点侵入舰载机降落区,且2号弹射器挡焰板也明显侵入降落区,3号弹射器则几乎完全落在降落区之内,因此在福建舰进行舰载机回收作业时,2号弹射器与3号弹射器是无法使用的,这意味着福建舰的2号与3号弹射器是无法在舰载机降落时工作,而1号弹射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降落舰载机的影响。因此印媒得出结论,福建舰无法同时起降舰载机,舰载机出动效率大打折扣,综合战力只有美国尼米兹级航母的60%。
![]()
印媒指出,美国尼米兹级航母以及福特级航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弹射器与降落跑道之间的距离,2号弹射器都远离了着陆区,不会出现2号弹射器与着舰区相互干扰的问题。印媒认为,考虑到福建舰是中国第一艘配备电磁弹射器的大型航母,满载排水量超过了80000吨,出现一些设计缺陷是可以理解的,这些设计缺陷会在后续的004核动力航母上得到解决。
![]()
其实从客观上来讲,印媒所提到的设计缺陷是真实存在的,福建舰的2号弹射器确实侵入了着舰区,2号弹射器在工作时就无法回收舰载机,同样在回收舰载机作业时,2号弹射器也无法正常工作,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福建舰在建造中临时更改了设计方案,将原来的蒸汽弹射系统换成了电磁弹射系统,这才导致了上述问题。
![]()
其实在福建舰建造之前,我国就在陆地试验场分别建造一条蒸汽弹射器以及一条电磁弹射器,而为了稳妥起见福建舰最终采用了蒸汽弹射方案进行建造。不过随着陆上弹射试验的深入,试验人员发现我国的电磁弹射器在稳定性、可靠性、弹力冗余度等关键指标上都较蒸汽弹射器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性能优势,因此军方高层最终拍板建造中的福建舰更换弹射器方案,将计划安装的蒸汽弹射器换成了电磁弹射器。
不过由于需要较长的弹射轨道蓄能,电磁弹射器长度比蒸汽弹射器超出一大截,这就导致了福建舰2号弹射器侵入着舰区问题,而美国的三型航母都不存在类似问题。
![]()
除此之外,福建舰1号弹射器挡流板与前部舰载机升降机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升降机在工作时1号弹射器也不能弹射舰载机,这是因为1号位舰载机在弹射时会产生巨大的尾流,会对升降机处的舰载机安全造成影响。
![]()
不过既然我国最终在福建舰上选择了电磁弹射方案,肯定是做了深思熟虑的,毕竟电磁弹射系统优势太诱人了。与蒸汽弹射系统相比,电磁弹射系统准备时间更短,能量效率更高,体积及重量更小,既可以弹射不足1吨的固定翼无人机,也可以弹射45吨的重型舰载机,且可靠性更高,这些可以大幅提升福建舰的综合作战效能,而2号弹射器侵入着舰区问题就显然不那么重要了。
![]()
不过说到底福建舰存在上述问题根源在于吨位小了,如果福建舰吨位超过10万吨,那么自然不会出现这样的设计问题,不过常规动力又无法完全满足10万吨级航母需求,因此我们只有有了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目前正在建造的004航母就是一艘满载排水量超11万吨的超级核动力航母,预计舰长将超过340米,将搭载有4条电磁弹射器及三台升降机,将不再出现2号弹射器干扰着舰区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