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
“三高”共病
基层防治有据可依
HEALTHCARE
在我国,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被称为“三高”,常常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显著增加了患者的住院和死亡风险。为应对这一挑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等四家学/协会组织近期发布了《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这是目前国内外首个专门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三高”共管共识,包含21条推荐意见,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了科学的防治策略。
01
共识制定方法及目标人群
![]()
“三高”共病:严峻的现状与沉重的负担
01
据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27.8%、12.4%、33.8%。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三高”患病率已达10.0%,≥45岁居民的三病共患率为7.6%。
与高患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控制率的不足:我国在管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67.72%,糖尿病控制率为33.1%,已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极高危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仅为6.8%。
“三高”所致的医疗费用惊人——2020年心脑血管疾病的住院总费用合计2709.01亿元,其中高血压住院费用为132.60亿元,糖尿病住院费用为316.41亿元。
共识亮点:基层首部“三高”共管指导文件
02
这份共识由基层医务人员为主体,邀请心血管、内分泌、药学及公共卫生等多领域专家参与,经过多轮讨论、修订与投票表决而成。
共识采用GRADE标准以证据强度和推荐强度标注推荐意见等级,确保每一条推荐意见都有据可依。共识主要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等专业人员,目标人群为中国≥18岁患有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者,以及经评估可能罹患“三高”者。
![]()
图片来源:《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02
共识的推荐意见
![]()
01
“三高”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共识明确指出“三高”发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不良生活方式:不健康膳食(高钠、高糖饮料、低膳食纤维等)、身体活动不足、吸烟(含电子烟)、过量饮酒、睡眠时间过短或过长
超重/肥胖:BMI达到或超过24.0kg/m²(超重),BMI ≥ 28.0kg/m²(肥胖)
机体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等
心理因素: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经济因素、受教育程度等
02
如何识别和筛查“三高”高危人群?
共识指出以下人群需要作为高危人群进行个体化管理:
- 正常高血压(120~139/80~89 mmHg)或有高血压病史
- 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病史
- 有血脂异常病史
- 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慢性肾脏病病史
- 超重或肥胖和/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 长期不健康生活方式
- 长期使用抗精神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
- 有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家族史
筛查频率建议:血压每3~6个月测1次;血糖每半年至少检测1次空腹血糖;血脂每半年至少检测1次。
03
“三高”患者的诊断标准
共识指出,目前国内没有“三高”共病的统一诊断标准,仍沿用单病种的诊断标准:
![]()
图片来源:《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04
“三高”患者的综合治疗目标
共识强调,“三高”患者的治疗应以降低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
图片来源:《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05
综合干预策略:从生活方式到药物治疗
饮食干预:遵循食物多样、能量适宜,主食定量,清淡饮食,食养有道,规律进餐的饮食原则,每日碳水化合物供能比45%~60%,总脂肪供能比20%~35%,蛋白质供能比15%~20%。推荐东方健康膳食模式、中国心脏健康膳食和DASH饮食。
运动干预: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每周 至少累计进行150~30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或75~150 min较大强度的有氧运动,或中等和较大强度有氧运动相结合的等效组合。
药物治疗原则:“三高”共病的药物治疗需在非药物治疗基础上,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和个体化的原则。
1. 降压药物
- 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 提倡使用长效制剂,对血压不达标者推荐联合治疗(如使用单片复方制剂)。
- 心率偏快者(静息心率>80次/分)可优选β-受体阻滞剂
2. 降糖药物
- 二甲双胍是基础用药。
- 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决定单药或联合治疗。
-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或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应优先联用具有心肾保护作用的SGLT2iGLP-1RA
- 超重/肥胖者宜选用有减重作用的药物。
3. 调脂药物
- 中等强度他汀是起始治疗基石。
- 他汀效果不佳时,可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PCSK9抑制剂
- 甘油三酯(TG)显著升高(≥2.3 mmol/L)者,可加用高纯度ω-3脂肪酸贝特类药物;若TG≥5.7 mmol/L,需立即用药以预防胰腺炎。
4. 其他与注意事项
- 可考虑使用固定复方制剂以简化方案,提高依从性。
- 务必关注药物间相互作用及潜在不良反应(如他汀的肝酶与肌肉影响、SGLT2i的泌尿感染风险等),并加强监测。
心理干预:推荐使用“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或“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进行筛查。
06
信息化技术助力“三高”管理
共识推荐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 充分利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施全方位数字化慢性病管理
- 通过即时通讯技术为患者提供智能提醒、在线答疑
- 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患者数据,实施精准干预
- 通过新媒体加强健康科普传播
03
结 语
![]()
随着分级诊疗的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成为我国慢性病防治的主要场所。这份共识的发布,为基层“三高”防治提供了系统、科学的指导,有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防治意识和能力,为实施具有基层特色的“三高”共管奠定坚实基础。
共识最后指出,未来还需要就“三高”的诊断标准、治疗目标、联合用药路径等方面进行高质量研究,不断完善基层“三高”共管策略。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AI基于《成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基层防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进行整理和解读,仅供科普参考,不构成任何用药推荐或医疗建议。个体用药方案必须由临床医生在全面评估后制定。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