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注定是《繁花》剧组和观众们无法平静的一天。在经历了近一周的“录音门”发酵后,《繁花》剧组终于甩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严正声明”,试图一锤定音,平息这场风波。
![]()
然而,这篇声明非但没有成为灭火器,反而如同浇上了一勺热油。它措辞严厉,指控“古二”(实名程骏年)发布的录音是“非法侵权”,内容“大量失实、蓄意剪辑、恶意解读”,并直指其“长期滞留境外,逃避国内司法调查”。
这份声明,本想将古二钉在“泄私愤、抹黑同行”的耻辱柱上,却意外点燃了公众的逆反情绪。网友们用“傲慢”一词刷屏,一场本该是行业内部的署名纠纷,彻底演变成了一场关乎权力、尊严、与行业黑幕的公共审判。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复盘,这场《繁花》“录音门”,究竟撕开了多少不为人知的B面?
“小人物”的绝地反击,与他手中的“惊天巨雷”
要理解这场风暴,我们必须先认识风暴的中心——“古二”,程骏年。
![]()
在《繁花》剧组的官方叙事里,他只是一个因“前期责任编辑”署名不满,而妄图索要“编剧”署名的“失意者”。但在古二自己的爆料中,他是一个被榨干的“核心炮灰”。
古二自称,他承担了《繁花》剧本的核心创作,包括备受好评的“金融线”和“李李复仇线”。但他的待遇呢?据他所述,月薪仅3000至6000元。更令人心惊的是,他不仅要当编剧,还要兼任导演王家卫的生活助理,负责挡酒、处理杂务。
如果这只是普通的职场压榨,或许还不足以掀起如此巨浪。古二的遭遇触动了公众最敏感的神经:他身患“渐冻症”(ALS),而他声称,正是这种高强度、无尊严的过劳工作,导致其病情急剧恶化。
一个燃烧着生命、月薪3000的创作者,眼睁睁看着自己心血凝结的作品火遍大江南北,而自己不仅署名被“虚化”,还落得一身重病。这,就是古二反击的全部背景。
而他抛出的“录音”,就是他手中最致命的武器。这些录音的内容,精准地打击了《繁花》剧组高高在上的“体面”。
![]()
雷点一:对演员的肆意贬损。
录音中,王家卫导演被指私下评价女主角唐嫣“很装”,甚至要求调整讲戏流程。不仅如此,连陈道明、游本昌这样的殿堂级前辈,也被指遭到轻慢的贬低。
雷点二:令人不适的性别歧视。
最让舆论哗然的,是王家卫与编剧秦雯在录音中对演员金靖的调侃。内容直指金靖的身材,诸如“搞她”、“装胸”等词汇,充满了性暗示和不尊重。
雷点三:编剧秦雯的“特权炫耀”。
如果说前两者还是私德问题,秦雯在录音中的自曝,则直接挑战了公共底线。她轻描淡写地自曝曾经“袭警”,最后却能靠着强大的人脉关系网安然脱身。这种对法律的轻慢,瞬间引爆了公众对“行业特权”的积怨。
第二章:剧组的“严正声明”,为何反成“翻车现场”?
面对古二的“重锤”,《繁花》剧组在11月8日的声明中,试图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反杀”。
法律上,剧组指控“非法录音”。
![]()
声明强调,古二“未经当事人同意”偷录,侵害隐私权,并煽动网暴。这一点,确实有法律依据。有律师指出,偷录私下对话本就侵权,即便目的是维权,也可能面临高额赔偿,此前“王鹤棣案”就是先例。
道德上,剧组指控“逃避司法”。
声明中一句“长期滞留境外,逃避国内司法调查”,更是诛心之论,试图将古二塑造成一个“畏罪潜逃”的小人。
然而,网友们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这份看似“严正”的声明,很快就被扒出了两大疑点:
疑点一:“滞留境外”的真相?
有网友扒出,就在声明发布的几天前(11月2日),剧组才刚刚派人前往古二的“国内亲属住所”递送了律师函。公众不禁要问:如果他真的“滞留境外”且“逃避调查”,剧组是如何精准地在国内找到他的亲属并递函的?这是否说明剧组完全有能力通过境内法律程序接触到他?
疑点二:“剪辑与失实”的证据呢?
剧组反复强调录音被“蓄意剪辑”和“恶意解读”,但从头到尾,剧组并未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例如声纹鉴定报告,或者——最关键的——“未经剪辑的完整原始录音”。
公众的逻辑很简单:如果你说古二的录音是剪辑过的、失实的,那么请你放出“真实”的完整版来辟谣。只扣帽子,不给证据,这在网友看来,更像是“恼羞成怒”和“傲慢的单方指控”。
一场官司,一地鸡毛,与被撕开的“行业遮羞布”
这场风暴的破坏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剧组的控制。
![]()
首先是法律层面的混战。编剧秦雯(录音中“袭警”言论的当事人)以“诽谤罪”起诉古二;被波及的唐嫣,其诉网络侵权案也已在11月5日开庭;另一位被波及的艺人倪妮,其工作室也发声明起诉网络侵权。
而在舆论的另一端,古二的社交账号已被平台封禁。他被物理“噤声”了。
但“噤声”不代表问题解决了。这场风波的连锁反应已经开始:金字招牌的《繁花》突遭全网下架;而据称由唐嫣主演、秦雯担任编剧的新剧《爱情没有神话》(注:根据用户提供资料),也因此争议被紧急撤档。金靖面对戏份被删和录音调侃,只能低调回应“有谣言说明我们越来越好”。
表面看,这是“一地鸡毛”。但撕开这层鸡毛,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影视行业三大亟待解决的“结构性痼疾”:
一、署名权的“黑箱操作”。
业内“顶层编剧署名、基层代笔”的现象早已不是秘密。古二的案例,不过是无数被剥夺权益的“枪手”中,最惨烈的一个缩影。当一个身患渐冻症的创作者,连“金融线”和“复仇线”这样的核心贡献都无法换来一个“编剧”署名时,这个行业的公平性何在?
二、职场压榨的“常态化”。
月薪3000,兼任生活助理,过劳导致重病恶化。这已经不是“为艺术献身”的浪漫叙事,而是赤裸裸的职场霸凌与剥削。当“能为王家卫工作是你的福气”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PUA时,谁来保障“古二们”的基本人权?
三、权力滥用的“圈层化”。
录音中(如果属实)暴露出的,是对演员的轻慢、对女性的调侃、对法律的漠视。这种“圈子内”的傲慢,恰恰源于一种不受制约的权力和“人脉可以摆平一切”的特权思想。
繁花落尽,喧嚣之后,我们等待什么?
剧组的强硬声明,未能平息舆论;古二的账号被封,也未能终止公众的追问。
![]()
这场风暴发展至今,早已超越了《繁花》本身。公众之所以如此愤怒,不仅仅是为古二鸣不平,更是因为在古二的遭遇里,看到了无数“打工人”被压榨、被轻视、被剥夺成果的影子。
司法程序仍在进行中。公众在等待一个法律的裁决,厘清录音的真伪,判定署名的归属。
但我们更迫切需要的,是通过此案,推动整个影视行业建立起真正公平、透明的创作保障机制。我们需要一个标准,让基层的创作者不再是“隐形人”;我们需要一个渠道,让职场霸凌和性别歧视得到惩戒。
当一朵“繁花”落尽,我们看到的,不该是满地的狼藉与暗箱。
光影需要被尊重,但光影背后的血汗,更需要被看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