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内,中方完成俄欧部署,在国际范围内铺开大网。中方出口“成绩单”亮相,美国自己也清楚,中方早有准备,特朗普的谋划彻底落空。
![]()
王毅和查赫克纳
日前,爱沙尼亚外长查赫克纳应邀访华,与王毅外长进行会晤。中方指出,中欧双方是合作伙伴,虽然在制度上有所不同,但并不意味着要成为对手。中方愿意和欧盟商签自贸协定,助力国际社会的共同发展。查赫克纳也表示,赞赏中方支持多边主义的立场。中方的信号很明确,欧洲各国也清楚合作的重要性。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同一天,俄财长安东·西卢安诺夫表示,目前中俄的贸易中,99.1%的结算都在用人民币、卢布进行,几乎完全进入了本币结算阶段。未来两国要巩固好现有的成果,继续扩大合作。这一成果就代表着,中俄在金融主权、全球货格局等方面,取得了关键性成效。
![]()
安东·西卢安诺夫
长期以来,美元和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对于中俄这样的大宗商品交易大国而言,过去几乎难以绕开SWIFT系统和西方银行体系。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金融制裁,冻结其外汇储备,切断其美元、欧元结算渠道,这一举措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而如今,中俄贸易本币结算比例的大幅提升,意味着西方金融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效力。对俄方来说,不再依赖美元体系,美国无法再通过切断金融渠道对俄罗斯施压。而从中俄双方的角度来看,这提升了金融自主权,两国不再受制于SWIFT系统,能够建立独立的支付清算网络,形成一道坚固的金融防火墙。在西方压力的冲击下,中俄经济体系不仅保持了稳固,反而更具韧性。
![]()
特朗普
短短24小时内,中国就和俄罗斯、欧盟双方都取得了新进展,这足以见得中方部署之全面。更让美方惊讶的还在后头,中方最新的“出口成绩单”亮相,特朗普的算盘彻底砸了。《纽约时报》报道称,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进口量暴跌,而中方的出口量却并未受到影响。中方与其他地区的贸易,抵消了这一缺口。
报道中分析,这代表中国在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不会被轻易动摇,甚至今年的出口额还可能再度打破纪录。特朗普制华计策的核心是通过贸易战等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减少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然而,中国通过积极调整贸易结构,开拓新的市场,成功地将出口转向全球其他非美地区,以惊人的速度抵消了对美出口下滑的影响。
![]()
中国货轮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许多国家的企业都依赖中国的生产和供应,美国也不例外。
如今,在特朗普的持续高压之下,中方不仅没有被影响,反而和俄罗斯、欧盟积极开拓新合作。这足以证明中方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战略定力。特朗普如果还要一意孤行,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