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共赴数字文明美好未来

0
分享至


11月7日,浙江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会,观众体验VR。陈思阳/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悦

江南水乡的千年古镇,再次汇聚全球目光。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期间,数字经济论坛以“全球共治 智能共生:AI驱动可持续未来”为主题举行,中外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治理、数字普惠、绿色低碳等议题深入探讨,传递出一个鲜明共识:数字文明的未来,必须是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分享的未来。

自十年前中国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来,这一倡议不断从愿景走向实践,从中国主张升华为全球共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深刻塑造世界“数字版图”。面对数字鸿沟持续扩大、治理规则碎片化、技术风险上升等挑战,各国越来越深切认识到:互联网不是某一家、某一国的“独享领域”,而是全人类共享的“公共空间”,唯有加强合作、完善治理,才能让数字红利普惠更多国家和人民。

理念引领方向,行动彰显担当。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参与全球数字治理,与各方携手推动互联网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包容的方向发展。从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到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数字经济合作,再到日前发布2025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智库征文成果——汇聚多国专家智慧,倡导以协商弥合分歧、以合作破解难题,中国方案正为全球数字治理赤字注入稳定性与建设性力量。

乌镇十年,是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生动缩影。从最初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到一批批精品案例与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凝聚全球共识、深化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尤其是本次数字经济论坛围绕“AI向善、数字普惠”展开讨论,强调在推动技术进步的同时,必须牢牢守住伦理安全底线,确保人工智能成为促进发展、扩大包容、改善民生的“加速器”,而非加剧不平等、制造壁垒的“放大器”。

互联网让世界更紧密,数字文明让未来更可期。站在理念提出十周年的新起点上,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国际社会必须共同作答的“时代考题”。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精神,让技术向善、数字惠民成为全球共识与集体行动,携手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数字文明之光必将照亮人类未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青年报
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146715文章数 5937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