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菲律宾遭遇的台风灾难令人痛心,无数民众被迫撤离家园,总统马科斯公开向中国发出求助信号,期待能获得切实支持,但效果不尽人意,中国拒绝“无底线输血”。
与中国的务实相比,西方的做法尽显虚伪,高举“人道主义”旗帜,却只给出象征性援助与口头承诺,最后不仅没缓解灾情,还让其国际形象大打折扣,被人诟病。
![]()
看见西方的“形式主义援助”后,菲律宾还会继续向其靠拢吗?没了中国的有效帮助,马科斯会如何应对此次灾难?
惨痛的人道主义代价
今年菲律宾的暴风雨,似乎来得格外猛烈。
从7月开始,一连串猛烈的热带风暴就接连不断地席卷菲律宾,让这个国家陷入一个与天气搏斗的无休止循环。
![]()
Wipha、Jebi、Francisco、Buoy、Medun、Matmo,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却带来了相同的毁灭。
最终,今年的风王,“拉加萨”超级台风,以每小时215公里的骇人风速登陆,成为全球年度最强热带气旋。
![]()
狂风之后,是无尽的洪水和致命的山体滑坡,山村被泥石流瞬间掩埋,城市街道变成了湍急的河流,大范围的电力中断让一切陷入黑暗与混乱。
据统计,超过60人在这场漫长的灾难中丧生,受灾人口更是突破了惊人的一千万,至少193个城镇被迫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
基础设施和农业的损失评估是个巨大的问题,数字从50亿比索一路飙升至超过930亿比索的灾难性水平。
科学家们早就警告过,气候变化正在加剧该地区台风的强度,而今年的菲律宾,不幸成了这句话最残酷的证明。
![]()
就在这片被洪水淹没的土地上,人们却想起了另一笔惊人的数字,一笔高达55.8亿美元的巨款,这是马尼拉方面曾考虑从美国购买20架F-16战斗机的估算价格。
这笔交易最终因为“财政限制和其他国家优先事项”而被搁置,现在看来,这句官方辞令充满了黑色幽默。所谓的“其他优先事项”,此刻正以最无情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
国家安全,这个被政客们挂在嘴边的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义。
一种是关于战斗机、军舰和防御条约的,这种安全感建立在一个假设的、未来的军事威胁之上。为此,菲律宾与美国维系着一份已经生效超过70年的《共同防御条约》。
就在最近,美国官员还特意重申,该条约的保护范围覆盖太平洋上任何针对菲律宾船只的攻击,其中明确包括了海岸警卫队。
![]()
这种口头上的承诺,被视为对抗地缘政治对手的定心丸,而马科斯政府,也因其在南海海域的强硬姿态,被指责加剧了地区海上紧张局势。
但当真正的、非军事的威胁降临时,这种建立在军事同盟之上的“国家安全”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
“铁杆盟友”的寒心援助
当数百万国民流离失所,急需食物、药品和临时住所时,那些价值连城的战斗机和坚如磐石的条约,又能提供什么呢?
这时候,人们看到的是另一种安全,人的安全,一种让民众免于饥饿、灾病和流离失所的基本保障。而在这个最需要人类安全的时刻,菲律宾的“铁杆盟友”们交出的答卷,却让人心寒。
![]()
来自美国的财政援助总额,还不到100万美元,其中一笔通过联合国项目提供的资金,只有区区25万美元左右。
这个数字,甚至不到最高灾害损失估算的万分之三,社交媒体上,菲律宾民众的愤怒与嘲讽瞬间被点燃。
![]()
大家都在计算比较,一边是近56亿美元的战机订单,一边是不到100万美元的救灾款,这种巨大的反差,像一记响亮的耳光。
虽然美军也动用了一些V-22鱼鹰运输机参与救援,但这些行动也被部分地包装为“联合演习”的一部分,其中的象征意义,似乎远大于实际援助效果。
![]()
其他盟友的表现同样令人尴尬,日本承诺了500万美元的援助计划,这笔钱相对多一些,但大批救援物资却因为海关的繁琐程序而严重延误,迟迟无法送到灾民手中。
澳大利亚捐赠了一批急需的净水系统,这些能拯救生命的设备,同样被海关官员扣押,理由更是匪夷所思,因为它们有潜在的“军事用途”。
![]()
一套为战争和冲突设计的安保官僚系统,在面对人道主义灾难时,竟然成了最大的障碍,这无疑是最大的讽刺。保护国民安全的体系,最终却在阻碍拯救国民的生命。
就在西方盟友的援助“口惠而实不至”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中国的沉默。
![]()
中国的援助生命线
要知道,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是菲律宾稳定的灾害援助捐助国之一,累计提供的救援资金超过2100万美元。
然而,这条曾经可靠的援助渠道,在今年却突然中断了,原因可想而知。
![]()
就在不久前,中国的海警船还在争议浅滩直接拦截菲律宾的补给船,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摩擦,已经从口头抗议升级到了海上对峙。
马尼拉的战略选择,正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通过全面倒向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菲律宾实际上是以牺牲部分外交灵活性为代价的。
![]()
而这份代价清单里,就包括了过去那条来自中国的援助生命线。当地缘政治的博弈凌驾于民生之上,国家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惨痛的人道主义代价。
9月25日,马科斯总统会见了即将离任的中国大使黄溪连,在这次气氛微妙的会谈中,马科斯总统表示,南海问题不应该定义两国关系的全部,并呼吁双方继续进行对话。
![]()
这番表态,听上去更像是一种灾难之后的紧急补救,而非主动的外交布局。
当数千万国民在洪水中挣扎时,这位领导人才意识到,在追求“国家安全”的宏大叙事中,他们似乎忘记了“人的安全”才是最根本的基础。
![]()
今年的超级台风季,对菲律宾而言,不只是一场气候灾难,更像是一场残酷的国家安全战略审计。
它无情地揭示了一个尴尬的现实:一个国家可以在名义上被“防卫”得很好,但其人民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不安全。
![]()
菲律宾的悲剧,对许多在“大国竞争”和“气候危机”夹缝中求生的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深刻的警示,它迫使人们思考,在21世纪,所谓的“盟友”关系,究竟应该意味着什么?
真正的国家主权与安全,绝不仅仅是停机坪上锃亮的战斗机,或是保险柜里的一纸条约。它更关乎一个社会的韧性,坚固的基础设施,以及那些在洪水滔天时真正会伸出援手的伙伴。
当灾难来临时,救援船留下的空白,远比一艘来访军舰的幻影,更能说明安全感的真相。
![]()
笔者观点
所谓中国拒当冤大头的说法,只是中国不会无底线帮助人们,毕竟国际援助不是“单方面施舍”,更不是“无底洞式输血”。
中国会根据自身能力与灾情实际需求提供援助,既不会因为“要面子”而超出能力范围承诺,也不会因为怕“当冤大头”而拒绝合理求助。
![]()
而西方部分国家的做法,才是最讽刺的,热衷于报道自己国家的“善举”,镜头下是包装精美的援助箱,却对灾区民众急需的饮用水、帐篷、食品短缺问题避而不谈。
这种虚伪的作风,实在是让人难评,其大国风范没有一点,人道主义口号下的利益算计暴露无遗,希望菲律宾经过此次灾难后,谨慎选择。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