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顾:企鹅惊现小区,女子身份成谜
11月的哈尔滨飘着初雪,保利城5期的居民们突然发现绿化带里多了个黑白相间的"不速之客"——一只摇摇摆摆的帝企鹅。穿着羽绒服的女子手提简陋保温箱,像遛狗似的带着企鹅在雪地里溜达,引得路人纷纷举手机拍摄。物业人员刚想上前询问,女子却匆匆离开,只丢下一句"企鹅是我个人的"。
![]()
image
保温箱里连温度计都没有,企鹅的羽毛在零上环境里蔫巴巴地支棱着。哈尔滨极地公园紧急辟谣:这绝不是咱家的企鹅!社区工作人员追查时,女子早已不见踪影,既拿不出饲养许可证,也说不清企鹅来历,活脱脱现实版"企鹅去哪儿"。
法律禁区:野生动物保护法如何规定?
《野生动物保护法》第27条写得明明白白: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先拿《人工繁育许可证》再说!所有企鹅物种都在保护名录里躺着,个人想养?门儿都没有。对比看看合法宠物名录,虎皮鹦鹉、巴西龟都能办证,但企鹅连候选名单都挤不进去。
![]()
image
第45条可不是摆设:非法饲养的,动物没收加罚款都是轻的,严重的还得吃官司。去年沈阳洗浴中心租企鹅揽客被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他们拿着洛阳某倒闭海洋馆的过期许可证,照样被林业部门追责。这女子要是真把企鹅当宠物养,罚单怕是比企鹅个子还高。
专业对比:动物园VS个人饲养的天壤之别
哈尔滨极地公园的企鹅馆里,恒温系统24小时维持零下25度,海水循环泵哗哗作响,兽医每天给企鹅做体检。反观遛企鹅女子那个寒酸的保温箱,连个温度显示器都没有,活像给外卖奶茶准备的装备。
![]()
image
专业机构养企鹅得打十几份报告:场地要验收,饲料要检测,连企鹅的"宿舍面积"都有国家标准。个人饲养?怕是连企鹅该吃磷虾还是带鱼都搞不清。就像让小学生开航天飞机,再好的初衷都是灾难。
灰色产业链:谁在贩卖"萌宠"噱头?
黑市上企鹅日租金炒到2万元,比明星走穴还贵。这些"打工企鹅"多半来路不正——要么南美走私,要么从动物园偷摸倒卖。运输途中三成企鹅会死亡,活下来的也撑不过三个月。去年某商场搞企鹅展览,五天就死了两只,商家赔钱了事,谁管企鹅冤不冤?
![]()
image
女子手里那只企鹅,羽毛凌乱眼神呆滞,明显是长期应激状态。动物专家说了:帝企鹅在陌生环境里,压力激素能飙到正常值三倍。这哪是遛弯?简直是上刑。
理性呼吁:喜爱不等于占有
真正的动物保护,是把极地还给企鹅。我国合法流通的宠物企鹅数量是零,任何"个人饲养"都是违法。见到小区遛企鹅,别光顾着拍抖音,赶紧打国家林草局举报电话。
那些把保护动物当噱头的商家,迟早要被法律收拾。就像网友说的:喜欢熊猫就能抱回家养?同理,企鹅再萌也是南极的主人,不是人类的玩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