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经国怎么都没想到,他精心挑选的接班人李登辉,最后却成了蒋家江山的掘墓人!
曾经在省议会痛批台独的李登辉,怎么就在掌权之后,彻底撕下了伪装的面具?他是怎样一步步骗过蒋经国的法眼,又是如何在蒋家倒台后露出真面目的?
![]()
被称作“台独鼻祖”的李登辉,为何最终落得身败名裂、遗臭万年的下场?
博取信任
1978年,美国突然宣布与新中国建交,这对蒋经国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国民党在台湾的“法统”地位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外部压力骤增,内部矛盾激化。
此时的蒋经国已经年近七十,糖尿病折磨着他的身体,双眼视力模糊,腿部肌肉开始坏死,他清楚地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蒋经国不得不加速推行“台湾本土化”政策。这不是他的选择,而是时势所迫!
![]()
从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以来,外省籍人士牢牢把控着党政军大权,本省籍人士虽然占人口绝大多数,却长期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
这种失衡的格局在美台断交后变得愈发危险——蒋经国深知,如果不能让本省人在政权中拥有更多发言权,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根基将会彻底动摇!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登辉走进了蒋经国的视野。
这个出身台北三芝的农业经济学家,履历看起来完美无瑕,他曾就读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后来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俨然一副实干的技术官僚模样。
但蒋经国真正欣赏李登辉的,是他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态反对台独,声称“台湾不会放弃中国”。
对于经历过解放战争,继承蒋介石“反攻大陆”遗志的蒋经国来说,台独是绝对不能碰触的红线。
一个本省籍的高级官员,能够如此坚定地表达对中国的认同,这让蒋经国感到无比欣慰。
![]()
在得到蒋经国的赏识后,李登辉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坐上了火箭,1981年他出任台湾省主席,1984年更是被蒋经国钦点为副手。
短短十二年时间,李登辉从一个大学教授跃升为仅次于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二号人物,这在台湾政坛堪称奇迹。
蒋经国之子蒋孝勇后来回忆说,父亲选择李登辉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人事包袱、没有派系色彩。”
然而,这个看似完美的理由背后,却隐藏着致命的漏洞!
蒋经国虽然曾经主持过情治系统,对人性的险恶有深刻认识,但他终究还是被李登辉的表面文章所迷惑!
李登辉年轻时曾经加入过台湾共产党,虽然很快就“自新”脱离,但这段经历恰恰说明了他的善于伪装!
![]()
一个能够在日据时代、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都安然无恙的人,他的政治嗅觉有多敏锐、伪装能力有多强,可想而知!
1987年,蒋经国的身体每况愈下,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蒋经国宣布解除长达38年的戒严令,开放党禁和报禁,为台湾的民主化打开了大门。
这是他留给台湾最重要的政治遗产,却也为李登辉的上位铺平了道路!
1988年1月,蒋经国在七海寓所午睡时突然吐血不止,抢救无效去世。
临终前,他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接班人的明确安排,根据“宪法”规定,副手李登辉自动接任。
就这样,这个当初被认为“位尊而权不重”的角色,在一夜之间成为台湾的最高领导人。
![]()
而蒋经国到死都不知道,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接班人,即将成为国民党和蒋家最大的敌人!
露出獠牙
李登辉刚刚接任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能够真正掌权。
在国民党内部,外省籍的政治大佬们根本没把这个本省籍的“农业博士”放在眼里。
时任参谋总长的郝柏村掌握军权,行政院长俞国华主持政务,国民党秘书长李焕统领党务。
表面上看,李登辉只不过是一个礼仪性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真正的权力仍然掌握在这些蒋经国时代的老臣手中!
![]()
可是这些人严重低估了李登辉的政治手腕——接任仅仅几个月后,李登辉就展开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争夺战。
1988年7月,李登辉顺利当选党主席,这是他掌握实权的第一步。
但党内的“非主流派”并不服气,以林洋港、蒋纬国为首的外省籍大佬们试图架空李登辉,他们联合起来要求召开临时中常会,质疑李登辉的人事安排。
李登辉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他先是利用自己在本省籍党员中的影响力,在党代表大会上获得多数支持。
然后抛出“宪政改革”的大旗,以推动民主化为名,逐步瓦解“非主流派”的势力基础。
1990年,台湾爆发了著名的“二月政争”。当时国民党内的保守派推举林洋港、蒋纬国搭档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企图通过选举架空李登辉。
但李登辉联合了本省籍的民意代表和党员,再加上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民进党暗中相助,最终迫使林洋港退出选举。
![]()
经此一战,李登辉彻底击垮了党内的保守势力!
掌握实权后的李登辉,开始逐步暴露出他真实的政治面目。
他口口声声说要延续蒋经国的政治路线,实际上却在一步步拆解蒋家留下的政治架构!
1991年,李登辉主导“修宪”,终止“动员戡乱”,这看似是推动民主化的进步举措,实则是在釜底抽薪,彻底切断国民党与大陆的法理联系!
从1991年到1997年,李登辉主政期间一共推动了六次修宪,他把宪法的效力范围限定在台湾、澎湖、金门、马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的统治权。
表面上这是台湾“面对现实”,实质上却是在推行“两个中国”的分裂主张!
1995年6月,李登辉以私人名义访问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母校发表了题为“民之所欲,长在我心”的演讲。
这次访问是李登辉别出心裁的“外交”,他在演讲中大谈“台湾经验”,字里行间充满了分离主义色彩。
![]()
大陆方面立即做出强烈反应,认为这是李登辉推动“台独”的明确信号。
1995年底到1996年初,解放军在台湾海峡进行了大规模导弹试射和实弹演习,两岸关系骤然紧张。
面对大陆的军事威慑,李登辉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将其转化为政治资本。他在台湾内部煽动对立情绪,塑造自己“保卫台湾”的强人形象。
1996年3月,台湾举行首次直选,李登辉在导弹危机的阴影下反而以54%的得票率获胜连任。
这次选举让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民意合法性”,也让他在推动分裂的道路上更加肆无忌惮!
1999年7月,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突然抛出震惊两岸的“两国论”。他公然声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的关系”。
此举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两岸关系跌入冰点。大陆立即发表白皮书,严厉批判李登辉的分裂行径!
![]()
在台湾内部,李登辉的“两国论”也引发巨大争议,国民党内的统派人士纷纷指责李登辉背叛了国民党的基本立场。
但此时的李登辉已经大权在握,这些批评的声音根本无法动摇他在台湾一家独大的地位!
身败名裂
李登辉一手导演的政治大戏,最终在2000年迎来了戏剧性的结局。
这一年的台湾大选,成为国民党半个多世纪以来最惨痛的失败,而这场失败的根源,正是李登辉自己种下的恶果!
国民党的分裂在这一年达到顶峰。宋楚瑜因为被李登辉排挤出党,愤而独立参选。这位前台湾省长在基层拥有极高的威望,他的参选直接分流了国民党的传统票仓。而李登辉钦点的接班人连战,虽然挂着国民党候选人的名号,却毫无个人魅力和政治能力。
整个选举过程中,李登辉明里支持连战,暗地里却被外界怀疑对宋楚瑜的分裂行为默许甚至暗中鼓励!
![]()
最终的选举结果震惊了所有人,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39.3%的得票率当选,宋楚瑜与陈水扁的差距仅仅30多万票,如果国民党不分裂,胜出毫无悬念!
可以说,正是李登辉在党内长期的独断专行、排除异己,才导致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惨败!
国民党在台湾管理了半个多世纪,第一次失去政权,李登辉难辞其咎!
这次败选让国民党内部对李登辉的不满彻底爆发。党内元老和基层党员纷纷指责李登辉才是导致国民党失败的罪魁祸首。
李登辉虽然在选后辞去了党主席职务,却依然试图在幕后操控党务,但此时的国民党已经是四分五裂、人心涣散,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统一和强大!
失去权力后的李登辉,彻底撕下了最后一层伪装——2000年,他参与组建台湾团结联盟,公开支持“台独”势力。
2003年8月,李登辉说出“中华民国其实根本不存在”这样的惊人言论,这些赤裸裸的“台独”主张,让人们终于看清了他的真面目!
![]()
2001年,国民党召开中常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开除李登辉的党籍,李登辉的政治寿命就此走向终结。
这个曾经担任过国民党主席的人,最终被自己曾经领导的政党扫地出门,这在国民党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耻辱记录!
2020年7月,97岁的李登辉在台北去世,他的去世在两岸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在台湾岛内,“台独”势力将他吹捧为“民主先生”、“台湾之父”。
而在大陆和全球华人社会,他则被普遍视为分裂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纵观李登辉的一生,几乎充满了欺骗和背叛!
他年轻时加入台湾共产党,不久就出卖同志;他在蒋经国面前表现得忠诚恳切,暗地里却怀着完全不同的政治图谋。
![]()
他在台上时打着“继承蒋经国遗志”的旗号,下台后却说“中华民国根本不存在”。他曾经宣誓效忠的宪法,被他亲手修改得面目全非;他曾经治理的台湾,被他推向了分裂的深渊!
因此,蒋经国临终前最大的失误,就是错看了李登辉!
这个看似温和忠诚的技术官僚,实际上是一个精于算计、善于伪装的政治野心家。
如果蒋经国地下有知,看到自己一手提拔的人最终走上“台独”道路,把国民党搞得分崩离析,不知会作何感想!
历史已经给李登辉下了定论,无论“台独”如何美化和包装,都无法改变他身为分裂罪人的本质!
![]()
而这样背弃昔日恩主,抛弃政治信仰,分裂国家和民族的人,也注定会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
参考资料:
锐看台湾:2020-07-19:蒋经国日记揭密:为何选李登辉而非林洋港接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