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宠儿到集体遇冷,这碗拉面只用了3年。那些曾喊着万店连锁口号的兰州拉面,怎么突然就没人吃了?
巅峰时期的2021年,马记永半年内连拿三轮融资,估值飙到10亿;陈香贵刚成立就狂开200家直营店,金沙江创投朱啸虎放话,兰州拉面就是中国的麦当劳。那时的兰州拉面有多“疯”?
传统街边店还在卖12元一碗时,商场里的新派拉面已经敢标26元,装修搞成原木风、青花瓷,配上免费续面,把吃面硬生生变成了网红打卡。资本更像撒胡椒面似的砸钱,2021年,粉面赛道投融资暴增3倍,光兰州拉面相关品牌就吸金超20亿。
可谁能想到,三年前被资本追着喂钱的香饽饽,如今却迎来了倒闭潮。这碗兰州拉面为啥被资本捧了三年之后,突然就不香了呢?
2020年底,马记永、陈香贵们踩着疫情快餐的风口出道,清一色主打直营模式,原木装修,明档厨房,服务员统一着装,把街头小吃包装成轻奢快餐来卖。而直营模式的底气,全靠资本输血。陈香贵2021年开196家直营店,烧了2个多亿;马记永单店投入超百万,靠着融资撑场面。但这套重资产玩法根本经不起推敲。
首先是30元的拉面根本撑不起商场租金。在北京商场开一家直营店要100万,陈香贵2022年关50多家店,光装修成本就亏掉5000万。更坑的是商场霸王条款,抽成15%加物业费加水电费,卖一碗30元的面,租金就要占去10元。为了填窟窿,品牌只能在食材上偷工减料。网友吐槽,以前陈香贵牛肉给5片,现在3片还薄如纸,汤里全是香精,味儿不如街边12元的地道。
2023年消费降级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食客们开始算明白账,30元买碗面,不如加5元吃火锅,或者15元搞定沙县小吃。其次就是网红滤镜也遮不住难吃的本质,而食品安全更是埋雷。虽然陈香贵们没爆大雷,但同行的翻车已经吓退了消费者:2022年某拉面汤里有异物,2023年某网红面馆被爆员工剪完指甲碰原料等。
再者是品牌之间的竞争太卷了。陈香贵在上海某商圈500米开两家店,张拉拉和马记永隔街打价格战,2023年都推出9.9元特价面,结果越打越亏。而低端市场被街边老店抢回,12元管饱,牛肉还给得多;中端市场被米村拌饭狙击,20元就能吃荤素套餐;高端市场被和府捞面压着打,人家好歹有书房场景加持。更狠的是预制面品牌,9.9元一包在家煮,味道比网红店还正宗。
面对消费者的吐槽,陈香贵开始出新招,2023年寻求加盟模式来支撑自己的扩张计划,本质就是要收割小老板,投资门槛50万起。可加盟这招早成了毒药,喜茶当年喊着绝不加盟,开放后口碑暴跌。更要命的是,网红拉面连直营都管不好,加盟只会加速品控崩盘。其他自救手段更是笑话:陈香贵加烧烤,马记永加酒水,张拉拉卖羊肉串,结果硬是搞成了四不像。
所以,当资本退潮,餐饮终究要回归本质。你可以卖30元,但得值30元;你可以搞网红,但不能丢了味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