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
在“健康中国”行动中,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正逐渐被科学界认可,并在心理调节、情绪疏导等方面展现出积极效果。11月6日,在“健康上海进博会演播厅”,特邀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海派跨界艺术领军人物马晓辉、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乔颖,聚焦《弦动心声,医艺融合:医学与音乐的跨界融合与健康新生态共建》。
这不仅是一场科学与艺术的对话,更是对“健康中国”战略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心理健康”两大核心理念的生动实践与创新回应。马晓辉从海派文化与世界音乐融合的视角出发,诠释了音乐作为“世界语言”所蕴含的疗愈力量。中国传统民乐,如二胡,以其独特的音律和情感表达,能够与人体的气血律动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调身、调息、调心”的健康效果。乔颖则从精神医学与公共卫生的角度,解析音乐如何影响大脑功能与心理健康。这场跨界对话,将健康的定义从单一的生理层面,拓展至涵盖心理、情绪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福祉”概念。
当医学的理性与艺术的感性相互交融,一个更具温度、更具包容性、也更可持续的健康新生态正在逐步构建。
两根弦的疗愈力量: 将二胡音乐引入医疗实践
“音乐既是先于语言的存在,也是语言尽头的情感延续。”在马晓辉看来,它能增进彼此的感情、感触心灵,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疗愈工具。二胡作为最接近人声的乐器,以两根弦模拟生态平衡,具有极强的语气感和代入感,擅长触发情感共鸣,尤其适合倾诉和表达情绪。
音乐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恬静、美好的生活空间,为聆听者们不断带来正能量,去拥抱和感恩生命。她认为,当内心滋养出芬芳,生命才能呈现明媚的状态,从而吸引同频共振的知己。让优美的旋律与积极的生活态度交织,使音乐艺术成为日常的一部分,至关重要。
音乐能够激发积极情感,减轻焦虑与抑郁,促进心理平衡与愉悦,对健康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样具有重要文化作用,音乐疗愈作为一种主动的自我调节工具,意义重要。马晓辉以她在全球数百场音乐会中积累与凝练的“二胡音乐疗愈理念”,首次系统引入到医疗场景中。她谈到,通过音乐与心灵的深度对话,可以实现非药物干预,让医患双方在旋律中获得情感共鸣与自我疗愈,这不仅是艺术的魅力,更是医疗人文关怀的延伸。
马晓辉透露,目前她正在创作分类音乐作品(如按春夏秋冬、喜怒哀乐主题),供不同情绪需求的人群选择,并推动医院、展会等场所设置疗愈音乐空间,利用碎片化时间提供音乐疗愈机会。
“音乐教会我们真诚,让我们自然地面对每一天。”在“演播厅”现场,马晓辉分享了她的感悟与祝福,“走近音乐,开启美好的一天,以沉浸美、感受美、创造美,爱自己、爱生命。”
旋律中的健康密码: 让 音乐疗愈从 诊室 走向 客厅
“音乐是推动文明前行的表达,内在情绪的宣泄和外在能量的流进,可以让人产生心流,忘掉烦恼。”在“演播厅”现场,乔颖如是说。
当旋律遇见心灵,音乐便展现出超越艺术的治疗力量——它不仅抚慰个体情绪,更在群体共鸣中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乔颖谈到,音乐疗愈既可以是个体的情绪宣泄出口(如独自聆听演奏),也可通过群体性音乐活动(如合奏)促进沟通交流。
音乐疗愈是一种有临床证据支持的治疗方法,在情绪调节、创伤处理与社交互动领域作用显著。具体来说,对抑郁症患者,音乐提供非言语情感出口,聆听或创作音乐能促进多巴胺分泌,乐器学习的成就感可对抗无助感。对焦虑症患者,舒缓音乐可直接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及压力激素水平,并通过转移注意力打破焦虑循环。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音乐治疗通过击鼓、弹奏等方式,帮助患者安全表达创伤体验,稳定的音乐节奏有助于重建安全感。在自闭症干预中,轮流击鼓等结构化音乐活动能激发社交动机,音乐作为沟通媒介既辅助语言学习,又通过适度感觉刺激帮助自我调节,减少情绪行为问题。
两位嘉宾建议,大家将音乐聆听融入日常生活,每天花5至15分钟听音乐,如同喝水、睡眠般形成习惯。早晨可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如《万马奔腾》《第二部华尔兹》和乡村音乐《你是我的阳光》等)启动一天的活力;压力大时选择缓慢的纯音乐帮助放松(比如:二胡曲《良宵》《鸟语花香》《巴赫组曲》《绿袖子》等);下班路上则聆听熟悉喜爱的乐曲来调节状态(比如“神秘园”组合的作品,以及怀旧和深情的经典旋律,比如二胡曲《还乡行》以及电影音乐主题曲《月亮河》,或者听上一组“江南丝竹”等)。
现场,乔颖从专业角度为职场人开出一张音乐处方。“早起困难户”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如何快速唤醒身心,此时,舒缓的音乐反而易使人松懈,真正需要的是富有活力的旋律,如同按下“启动键”,再配合拉开窗帘,让阳光瞬间涌入,光线与节奏形成呼应,能迅速驱散倦意。
从专业的临床干预到日常的自我调节,音乐疗愈正以其独特的方式,为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着个性化、可执行的身心调节方案,让健康管理在旋律中变得自然而简单。
作为首个设立在进博会的大型健康直播节目,“健康上海演播厅”再度开播,带来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的直播盛宴,围绕医疗健康的创新融合和大众的健康需求,共话健康。“演播厅”由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上海报业集团海上名医主办。
原标题:《医学与音乐“跨界融合”:进博会上,沪专家谈健康新生态共建》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黄杨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