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冷
能洗个热水澡简直太舒服了
但你知道吗?
洗澡方式不对
可能导致血管“崩溃”
还会损伤皮肤
快看看这些洗澡禁忌
别再踩“坑”了!
热水澡洗太久
血管可能“扛不住”
湖南长沙26岁的张女士就因为在密闭浴室长时间洗热水澡,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甚至短暂失去意识,紧急就医后,被诊断为“血管迷走性晕厥”。
![]()
图源:CCTV生活圈
医生解释,这是因为热水会让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淤积在周围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下会让身体大量出汗,血液容量减少,进一步加重不适。
正确做法
水温控制在38℃~40℃,不烫皮肤也不会太凉,对心脏和血管更友好。
淋浴5~10分钟即可,泡澡不超过20分钟,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泡澡。
不建议洗这3种澡
1.频率太高的澡
秋冬气温低,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容易干燥起皮。如果洗澡太频繁,会加速油脂和水分流失,破坏角质层,导致皮肤干痒,甚至感染细菌。
正确做法
北方地区每周洗1~2次即可。
南方地区或爱运动的人可每天洗一次或隔一天洗一次。
2.力度很大的澡
搓澡太用力,会破坏皮肤屏障。健康的皮肤屏障能挡灰尘、锁水分,屏障受损后,皮肤会变敏感、干痒,还容易被细菌“入侵”。
正确做法
少搓澡,健康皮肤每2~4周搓一次即可。
搓澡力度要轻,以皮肤不发红、不疼为宜。
3.清洁产品太刺激的澡
秋冬皮肤本就脆弱,用清洁力强的产品会破坏皮肤保护层,导致皮肤干痒,甚至诱发湿疹。
正确做法
选弱酸性的清洁产品,洗完皮肤不紧绷、有光泽。
洗澡后及时涂保湿身体乳,锁住皮肤水分。
这几种情况
不宜洗澡
1.空腹时:饥饿状态下洗澡可能引起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
2.吃饱之后:这时洗澡会减少消化道血流量和消化液分泌,导致消化不良,还会加重心脏负担。
3.大量饮酒后:醉酒会影响平衡感,浴室地面滑,容易磕碰、跌倒;而且,洗澡时皮肤血管扩张和酒精对血管的扩张作用,极易导致血压下降,发生心慌、气短、头晕、视物模糊等低血压症状;此外,洗澡的时候血液分布主要集中在体表,也不利于酒精的分解,反而会加重醉酒。
4.剧烈运动后:运动后血液循环活跃,立即洗澡会加重心脏和血管负担。
天冷时洗澡
注意这4件事
1.做好保暖,洗澡时和洗澡后别受凉,避免因温差太大引发不适。
2.彻底擦干身体,尤其是脚趾缝,防止细菌滋生。
3.洗完及时吹干头发,湿头发睡觉容易头疼,还可能影响睡眠。
4.别在临睡前洗澡,刚洗完身体会“兴奋”,不利于快速入睡,建议在睡前1~2小时洗。
洗澡是小事
健康是大事
牢记这些细节
天冷时洗澡才安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